孩子被关电梯!这种事不能再发生了——一位父亲的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上个星期,朋友家6岁的孩子多多和爸爸被关在了电梯里,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孩子父母着实吓得不轻。

正值周末,爸爸带多多出去玩,多多高兴极了,带上零食、水壶和心爱的小弓箭。下楼时,爸爸边刷手机边等电梯,很快电梯到了,爸爸头也不回,叫了声多多跟上,就先进了电梯。多多摆弄着小弓箭也跟了上来,可没人注意小弓箭细细的箭柄被电梯门夹个正着,电梯门没有因为异物而打开,反而直接闭合运行,被卡的箭柄被电梯拽到轿厢顶端,电梯停在了两层楼中间。爸爸第一时间按了所有楼层按键,打电话给物业,电梯维修人员几分钟就赶到了,从外面打开电梯才救出了父子俩。

事后多多爸爸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学了很多乘坐电梯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发现自己对乘坐电梯的安全认知还存在很多不足,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不够,甚至存在很多误区。

多多爸爸在搭乘电梯前一直在看手机,电梯到了,看也不看迈腿就上,多多爸爸以前经常这样,并没觉得有何不妥,其实这种习惯是很危险的。

2017年7月,一位妈妈站在电梯出口附近,不时低头看手机,随行的小女孩不时用手摸电梯门。电梯停下,两扇门打开,女孩原本放在门上的左手,突然被门带进缝隙……

2012年,一位妈妈抱着孩子和孩子奶奶一起等电梯,电梯门开了,电梯却因为故障还停在楼上,结果妈妈一脚踏空,母子二人掉进了电梯井,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而奶奶因站在后面而逃过一劫。这位母亲是由于抱着孩子产生盲区或者基于对电梯习惯性信任已不得而知,但电梯开门后先认真观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事先只需认真看一眼,也许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多多爸爸发现,电梯门闭合时段,最容易把人夹到,虽然电梯感应到人会很快弹开,但被夹一下终归不舒服,如果遇到感应不灵敏的电梯,成人都觉得疼,换成儿童很可能导致受伤。

多多爸爸感叹的说,如果当时我注意到这一点,早一点帮多多收好玩具,这次的事就完全可以避免。

电梯故障时第一时间按下所有楼层按键是多多爸爸从网上看来的,但事后学习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当电梯发生失速下落时,这样做并不能让电梯减速或停止运行。

因为电梯楼层按键并不是电梯安全装置,只是使用人与电梯的交互的界面,当向其输入数字信号时,控制系统根据所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梯到达相应的层站。当电梯失速下降时真正起防护作用的是电梯限速器,当电梯下降速度等于额定速度的115%时,这个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就会动作,切断主控制电源,使电梯制动系统工作,同时触发的安全钳动作把轿厢夹紧并保持静止状态。

多多爸爸说,经过此事后他反思最多的就是平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安全知识。这次多亏和孩子在一起,要是孩子自己关在电梯里,真不知道会怎样。以后涉及安全问题,一定会对孩子认真教授,详细讲解,最好加上模拟演练。平时多练习总比关键时刻掉链子强。

1.注意观察电梯检验合格标志。

正常情况下电梯内都会张贴定期检验合格标志和人员联系方式,且应始终处于有效期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与电梯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联系。

2.不要让年龄偏小的儿童独自搭乘电梯。

一是 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发生危险。2017年8月,浙江义乌某8层楼的服装市场内发生一起儿童坠落电梯井事件,根据监控录像显示,小男孩进入观光电梯后,在电梯上行过程中时,孩子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致使电梯线路板短路,电梯发生故障,孩子又在电梯里蹦跳了几次,随后电梯在两层楼之间悬停,电梯门处于半开状态,孩子多次按电梯按钮、呼救均未果。之后,孩子爬入电梯内门和外门之间的缝隙,从监控中消失,发现时已坠入电梯井,生命垂危。

如果孩子当时有家长陪同,或是接受过安全教育以及引导管束,相信这起惨剧就可以避免。家长要及时教育孩子,乘坐电梯时不许打闹、蹦跳,不许随意按楼层键玩耍,不用身体或手挡电梯门等。

二是 很多电梯应急按钮处于楼层按键之上,孩子即使掌握急救方法,受身高所限也无法按到按钮,一些紧急呼救装置(电话,对讲机等)也因为怕成人误碰或孩子好奇玩耍而安装在较高位置,儿童根本无法使用。

三是 对有独自搭乘电梯需求,年龄较大的儿童除教授必要安全知识外,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配备电话手表,方便孩子及时和外界沟通,实时了解孩子情况,确保安全。

3.家长手机务必存有小区物业或维修电话。

因为电梯故障按下紧急按钮却无人应答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电梯内求救电话也未必都能接通,此时如果手机有信号,直接联系物业也许就是最快的方法。如果手机显示无信号,可以试着拨打110报警电话。

4.保持情绪稳定,耐心等待救援。

如果此时自己强行撬开电梯门,甚至爬出电梯轿厢,是万万不可取的,尤其当电梯停在两层中间时,如果擅自爬出电梯会有造成意外伤害或坠入电梯井的可能。

5.急救姿势要记牢。

如发生电梯突然坠落,被困人员要迅速将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壁,最好紧握扶手固定位置,可以防止摔伤;如无扶手固定,可以用手抱颈,避免受伤,膝盖呈弯曲姿势,双脚脚尖踮起,最大限度减缓冲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