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造的船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6-23
“以前的木船难造咧,只有一张土图纸,6个人埋头苦干一个多月,才能整出一艘来。”潘庭华表示,那是纯手工时代,讲究的是精雕细刻。而如今,材质变成了铁,制造的工具也“进化”成了机械。

而更大的改变是:以前是个人的“谋生技艺”,现在成了村庄的“支柱产业”。

依照“土图纸”,6人一月造一艘木船

撑篙、摇橹、荡桨、走风……三十年前的浏阳河里白帆点点。木船驶离港口,把浏阳茶叶、磷矿石、粮食运到长沙,再把长沙的盐、生活物资运返浏阳。

说起这些远去的往事,潘庭华眼中有光——甘棠村的造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当时造的都是木质渔船”。

这些木船引来一段坎坷的历史。据《浏阳县志》记载,民国32年(公元1943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驻浏,一次征用过民船500艘;次年,日军犯浏,掠船搭浮桥,船民自动沉船数十艘;而在解放战争时期,镇头木船在战争中也大放异彩。说起这些历史,潘庭华有些自豪。1966年到1976年,镇头航运进入最繁忙时期,甘棠村的木船制造业由此升温。“那是因为陆上交通不是很发达,水上交通成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很多甘棠村村民由此进入这个行业。

但造木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造船,首先就要学三年的木工和看懂图纸。”潘庭华说,然后再学习如何选材,如何定龙骨,“没有一点耐心和恒心是学不来的”。

造木船首先讲究的是木板,需刨得光滑可鉴,如果没有刨好,那么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下水后就会渗水。其次是刷漆,造好的木船要放在一边晾晒几天,再涂上桐油、防锈油。

不过,甘棠村造船用的都是“土图纸,没有什么系统设计,顾客有什么需求,就直接在土图纸上删减,随意性很大”。

“机械化”制造,百吨级铁船驶入黑龙江

20世纪90年代,湘江上的一艘铁船闯进了潘庭华的视野。

“我被铁船的航运能力跟体型震撼了。”潘庭华说,随后他“潜伏”到一艘铁船上当船工,一边做事一边揣摩如何制造。三年的船工经历,让他对铁船的每一个结构都无比熟悉。偶然一个机会,他买到一张铁船的设计图,带回甘棠村。

这张设计图,刷新了甘棠村的“造船史”。

三个月后,镇头第一艘铁船在甘棠村(浏阳市西区机械造船厂)“出炉”。看着潘庭华造出来的铁船,同村的其他造船人感触很大——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自己只能造出一艘小木船,最多只能装载1吨,但是这艘铁船能装载100吨。于是,其他船厂的师傅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去潘庭华处学手艺。“当时我们几个人在造船,一群人在围着学习。”潘庭华描绘着当时的场景,现在还有点得意。当他造成第二艘铁船时,同村其他造船师傅基本上都学会了。

“大家都是行家,用心观察就基本上能造出来了。”72岁的石季桃很熟悉那段历史,据他介绍:造木船需要把握好每一块木板,而造铁船只需先将船体焊接好,再按照图纸装上马达、舵、锚等。2005年,甘棠村迎来铁船制造最繁荣时期。“当时前来买船的人络绎不绝,四川、河南、安徽的都有。”浏阳市西区机械造船厂厂长潘洲说,他们造的船最远的出现在黑龙江上。

“但是现在甘棠村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潘洲说,一是市场接近饱和,二是甘棠村造的船并没有什么特色。目前,甘棠村的造船厂正在积极商量如何让造船业进一步发展。

乡村记忆
以船为家,那些漂在河面的渔民

在甘棠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田地,以船为家,靠河为生——他们就是渔业社的渔民。

“我们这几个都放过鸬鹚。”潘福霞说。以前,渔业社的人都是靠放鸬鹚捕鱼为生。鸬鹚立于船头,其颈部一般用麻绳或圆圈拴着。渔人一声吆喝,鸬鹚应声跃入水中,在水里游弋一阵,如若见到小鱼,当即吞食,而一旦啄到大鱼,便立即浮出水面,跃回到船上,伸长脖子,摇摆着嘴中的食物,示意渔人用篓子接住。

鸬鹚,又名鱼鹰。这些老一辈的渔民回忆称,在那时,每户渔民家中都会养有十来只鸬鹚。在水上忙活了一辈子的渔民潘福霞至今记得,自己小时候就跟着父辈到浏阳河中放鸬鹚,“一般是下午天黑之前,也有清早起来去放的。”

渔民潘桂中也记得这种特殊的捕鱼场景。“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这种特殊的捕鱼方式关键在于训练鸬鹚。“渔人们都有一套特殊的方法,这些以前都不能外传的。”

现在他们打鱼都靠渔具,依然终年漂荡在水面上。在以前浏阳河上还未筑起多座水坝时,他们向上溯源,去浏阳河上游打鱼。更多的时候,他们沿着浏阳河向下,一直到湘江,点点渔火,亦曾闪耀在洞庭湖面。“有时一年就回来一次,吃住都在船上。”潘福霞说。

乡村变化
曾经的“西满仓”,现在是花果之乡

“曾经我们这里种植的都是贡米。”甘棠村的村民石季桃说,在清乾隆年间,甘棠村就以产粮而闻名于世。浏阳四大粮仓之一的“西满仓”,就在甘棠村。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基本上都要买米吃。”甘棠村党支部书记罗丰云说,现在村民基本上都没种粮了,改为种植花木。以前村民收入来源的“种粮、造船、跑船”,现在变成了花木、造船和水果种植。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甘棠村村民,我想是‘勤劳’、‘聪慧’。”罗丰云说,甘棠村的花木是跟柏加人学的,种西瓜是跟浙江人学的。村民的脑子很活,又很擅长学习。曾经有村民自己买了一张收割机的图纸回来,照着图就自己做了一台收割机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