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离职潮”来了?宁愿降薪也要转行,如今房子卖不动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9

我国的商品房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之后,就迎来了长达几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房价涨了很多倍,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利颇丰,所以房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2019年时, 我国房企数量已经达到了99544家 ,目前正在朝着10万家的数量逼近。

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在增加, 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2937379人 。这么多人争相涌进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相比其他行业确实是工资更高。2021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80523元 ,在16个行业中位列第十名。

当然这是平均过的数据,实际上有点规模的房企,给钱确实很大气,有的房企甚至校招的研究生月薪就是两万以上。这个行业以前也经常有“上亿年终奖”、“200万挖不到一个副总裁”等等职场暴富传言,因此不管再苦再累,年轻人都抢着进入房地产业。

不过黄金期也有过去的时候,而2021年似乎就是楼市的拐点,整体行情不好,房企们的日子不好过,相关的从业人员也迎来了职业的转折点。

楼市行情转变,房企业绩下滑

到2021年7月份,经过密集的政策调控,房价确实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就显示, 7月份70个城市的新房环比涨幅仅为0.3% ,涨幅已经在回落了,下跌的城市达到了16个,上涨城市数量已经是2021年以来的新低了。

房价不能持续上升就算了,偏偏房子销售也难了。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份,重点监测的29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都出现了下降情况, 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0% 。这两个情况已经证明了,现在楼市的行情正在迎来转变,对房企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克而瑞发布的百强房企1-8月业绩榜单显示,2021年8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下降了20.7%,环比下降了10.7%,这其中有 26家房企降幅更是超过了30% 。整个行业的行情都在变差,房企日子不好过,所以很多房企就进行“大瘦身”了。

房地产业离职潮来临了?

房企“大瘦身”可能是源于2020年,当年就有传言说很多房企大裁员,碧桂园甚至有2.5万人遭转岗。虽然后来碧桂园澄清了裁员是谣言,但是也给从业人员造成了不安。

直到2021年,各房企的减员行动是真的大面积来了。有数据显示,万科员工总数巅峰时期是13万人,但是近一年来已经下降了20%,截至2021年6月底,员工总数已是10.58万人。不仅是万科,其他房企如合景泰富、富力、泰禾等, 一年内员工人数下降比例超过了30%

就算是不被裁员,留在房企的人工资也受到了影响,克而瑞统计的数据显示,80家上市房企薪酬增速连续三年在收窄,就算是高管,薪酬也同比下降了5%。

裁员和降薪的幅度都这么大,许多人就感觉在这个行业里升职加薪都没希望了,对房地产业不抱期待了,纷纷离职转行,就算降薪几十万也要转行。不仅是普通员工,就连高管都有一大批离职了,行业的离职潮已经形成。

房产中介也在大量离职了

其实不单单是新房市场的从业人员在大量离职,就连卖二手房的房产中介从业人员也有大量离职的现象。

关键原因是二手房不好卖了。 首先是多个地方正在对二手房实行指导价制度 。2021年2月8日,深圳首先出手,以二手房指导价制度来限制了二手房的盈利空间,随后,宁波、成都、西安、上海等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制度。

然后是二手房房贷停了 。从2021年6月开始,就有多个城市出现了二手房房贷暂停的情况,目前这种情况并没有终止,据中新经纬的报道,目前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的房贷申请已经排队到2022年了。此外,许多城市的房贷利率也上涨了,像上海市二套房房贷利率由5.25%上浮至5.7%。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不仅是房产中介不能随意涨价卖房,利润在减少,人们就算想买二手房,也不一定买得了。因此,一些城市的房产中介也出现了离职潮,像是深圳就有大量中介门店关门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房地产业已经不是一个能靠暴利且吃香的行业了,这也表明国家的调控效果还是很大的。只有先摘去这个行业的光环,让整个行业冷静下来,房价才能更好地降下来。这是国家的期望,也是无房者们喜闻乐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