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五首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金庸先生曾自谦对诗词一窍不通,在《天龙八部》修订版后记里也说:

“作诗填词我是完全不会的,但中国传统小说而没有诗词,终究不像样。这些回目的诗词只是装饰而已,艺术价值相等于封面上的题签——初学者全无功力的习作。”

中国古典诗词,归根结底以学问为基,腹笥广博的程度,决定了诗词水准的下限。

查先生才大如海,旧诗之于他,应当仅是格律、韵部的限制而已,倘若用心用力,绝不可能写不好,遑论“一窍不通”“完全不会”?

这就像刘渊材恨“曾子固不能诗”,其实南丰先生的诗作并非不佳,只不过不愿意用力于此道。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从《天龙八部》回目上的五首词,即可略窥金庸先生在诗词上“不用心用力”的造诣。



《天龙八部》五十回,修订版每十回的题目归为一首词,分别调寄《少年游》《苏幕遮》《破阵子》《洞仙歌》与《水龙吟》。

为小说回目填词,词句的第一要义是切题、醒目,倘使有不合格律处,当视作不以词害意。如若一味指责这里那里出律,则不免近于三家村的冬烘学究了。

天龙五首词,出律处不少。

《少年游》“马疾香幽”一句,第二字当是平声,疾字古音却为仄声;第四字当是仄声,幽字则为平声。假如按照词牌定格去改,易作“香幽马疾”倒是合律,但这样一来,题目的重点就落在“马疾”二字之上。

段誉被缚住手脚,斜悬马背,但觉黑玫瑰奔跑迅速,闻不见木婉清身上“似兰非兰,似麝非麝,幽幽沉沉,甜甜腻腻”的香气,心中也无“一荡”,那他真是一段毫无情趣的“木头”了!

《苏幕遮》“剧饮千杯男儿事”一句,第六字当为仄声,儿却为平声。如果写作“剧饮千杯男子事”,确实合律,但乔峰慷慨豪迈之气,岂非被一笔抹掉?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一句,第一字当为仄声,要不改成“万里茫茫若梦”?萧大爷,你老人家从天台山下来,不然先别去信阳找康敏那贱婢,带着小阿朱绕道去趟香港,灌查老爷子三大碗烧刀子,他醉后失言,一定会告诉你带头大哥是谁。

《洞仙歌》“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一句,“几”字出律,那么就修正为“当时”。段公子啊,赶紧去对王姑娘说,我不爱你了,我爱李若彤!(杨过乱入:陈浩民,还我姑姑来!)

《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一句,“燕”“骑”出律,我看,不如就写成“大辽十八骑兵”?

众金迷大怒,齐声道:来人,把我叉出去!



这五首词,既要切中全书每一回意旨,又要形成完整的作品结构,难度不小。

第一首《少年游》: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縠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前十回主写段誉的故事,他误打误撞,学了逍遥派的凌波微步,恰好切中曹植《洛神赋》,因而这首词作对照赋中文句,别有一番意趣。

《洛神赋》起笔:“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曹子建从洛阳还归鄄城,一路跋山涉谷,这不正与“青衫磊落险峰行”暗合?

赋中又言:“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这难道不是“崖高人远”的出处?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宓妃在水波上轻盈迅捷地舞蹈,罗袜带起的水雾如尘埃般飘飞。词作中“微步縠纹生”五字,是对曹子建原句精确的还原。

赋中更有宓妃与曹植交流的情节,“谁家子弟谁家院”即使拿来当作神与人对话的一句补白,也是相当合理。曹植当时身为曹魏鄄城王,段誉则是大理镇南王世子,两人地位亦很匹配。

最后,宓妃不得已割舍下曹植的爱慕,“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她与曹植岂非处于“无计悔多情”的情感困局?

因而,《少年游》这首词作,不仅每一句都深契章回内容,更可以比对《洛神赋》,体会出段誉对神仙姐姐玉像可望而不可即的痴迷,他对王语嫣的爱情,正出于这种痴迷,属于佛家“八苦”之一“求不得”。



第二首《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向来痴,从此醉”,六个字,把段誉的心绪从初逢碧、朱二女,到王语嫣出场,写得相当透彻。

第二个十回,《天龙八部》由段誉的故事跳到乔峰的事迹,这必然使得词句风格由风流蕴藉变作慷慨悲歌,所以“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一句,添入“群豪”二字,特地为下文张本,很见匠心。

“剧饮千杯男儿事”,乔峰、段誉在松鹤楼对饮四十大碗烈酒,更由喝酒缘起,结为金兰兄弟。奇遇不可多得,男儿英风豪迈,着实令人血脉贲张。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把丐帮集会放在杏子林中,正好对应上句之酒。红杏梢头挂酒旗,杏帘者,酒旗也。

而且,上下两句同看,我莫名想起古龙《大地飞鹰》里卜鹰唱的两句歌儿:“儿须成名酒须醉,醉后倾吐见心言。”

词作下阕,几乎是乔峰生命最后三年的缩写。

面对昔年血战种下的苦因,英雄今日意如何?

逐出丐帮,亡命江湖,失手打死爱侣,最后悲壮自尽,不正出自“胡汉恩仇”?

虽则身世悲惨,时运蹭蹬,种种困局接踵而来,但乔峰抱定大节,“虽万千人吾往矣”,唯大英雄能本色!

聚贤庄大战群雄,少林寺独斗三大高手,藏经阁怒斥慕容博,直是令读者心折神往!

雁门关,是他命运死结的起点,也是终点。

第一次出关,阿朱已等他五天五夜。第四次入关,阿朱躲藏的花树已长高了不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萧远山留在石壁上的文字,能被削去。萧峰对阿朱纵有千言万语,阴阳相隔,又如何吐露一字?



第三首,《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破阵子》,取自《秦王破阵乐》片段。《秦王破阵乐》系唐太宗李世民所创,乐舞出场两千人,身穿图画鲜明的衣甲,手执旌旗,有时更兼马军加入,雄浑壮观。

萧峰,正是雄浑壮观的大英雄。

传统小说写英雄好汉,往往有打虎故事。《三国演义》的典韦、《说唐全传》的雄阔海、《说唐后传》的薛仁贵、《水浒传》的武松……

萧峰打虎,特地加入完颜阿骨打。萧峰四招打死一头猛虎,写得行云流水,特别扯住虎尾,奋起神威,将虎摔向空中,直如天神一般。

阿骨打钢叉杀虎,“喀喇喇一声响,他上身的兽皮衣服背上裂开一条大缝,露出光秃秃的背脊,肌肉虬结,甚是雄伟。”这是力有千钧的一笔。

不过,萧峰空手撕下两条虎腿,如撕熟鸡,放在火上烤制,这一下,阿骨打五体投地,“呆呆的瞧着他一双手,看了半晌,伸出手掌去轻轻抚摸他手腕手臂,满脸敬仰之色。”

细节炉火纯青。老爷子对萧峰这个人物,真是厚爱三分。

然而,这十回,萧峰更经历人生最大的挫折,青石桥上误杀阿朱,实是全书最惨痛的悲剧。以致于每每重读《天龙八部》,我都不禁跳过“塞上牛羊空许约”前后三回。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果阿朱没有死,与萧峰相偕出关,一个放牛牧羊,一个驰马打猎。萧峰出猎未归,阿朱在黄昏时将牛羊赶入圈中,应该也是如此思念他吧……



第四首,《洞仙歌》: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虚竹的传奇极具戏剧性。他求索的,一直在远离他。他拒绝的,一直在紧追他。

逍遥派掌门师叔、无崖子七十年功力、童姥传授的杀生武功、童姥和李秋水的内力、灵鹫宫九天九部诸女,想躲也躲不掉。

荤戒、酒戒、淫戒、杀戒,一一破犯。

所以,这首《洞仙歌》大部分句子并非在写虚竹,只因他不是情节的直接推动者。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是向无崖子、苏星河、鸠摩智、段延庆、慕容复,甚至段誉发出的诘问。

“且自逍遥没谁管”,是逍遥派劝解虚竹的话。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慕容复一行人失陷于万仙大会。

“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灵鹫宫出了状况。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写童姥。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童姥、李秋水恩怨纠缠到死。

“解不了,名缰系嗔贪”,鸠摩智一心挑了少林寺。

“糊涂醉,情长计短”“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两句,有虚竹在内,但也包括段誉、鸠摩智、神山上人等等。

只有“梦里真真语真幻”是直写虚竹,在漆黑一片的冰室中,他与西夏银川公主相爱,互称“梦郎”“梦姑”。这一段爱情,也许是促成虚竹真正转变的力量。

“梦里真真”是一个典故,出自杜荀鹤《松窗杂记》,讲的是进士赵颜与画中人“真真”的爱情故事。结尾,“真真”携子返回画中,到头一场虚幻。

不过,虚竹还是和银川公主重逢,做了西夏国驸马。这个“真真”真不是“幻”了。



第五首,《水龙吟》: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天龙八部》恢宏壮阔,伏脉纷纭,千头万绪指向最后十回。

《水龙吟》词牌是长调,篇幅在五首中最长,可以摊开了把一回回的情节述说清楚,容纳进去。

这十回,多个人物结局判定,全词显出一种悠长悲悯的调子。

“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玄慈自尽,雁门关血案带头大哥了结。丁春秋被种“生死符”,逍遥派纷争到此结束。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萧远山、慕容博四手相握,一泯恩仇。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两回合看,慕容博、王语嫣、段誉的三角恋作结。

“枯井底,污泥处”“酒罢问君三语”合看。

鸠摩智尽失功力而醒悟,他自谓“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岂非对自己的三问?虚竹与银川公主的爱情得到圆满。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段正淳与一众女子的爱恨纠缠作结。段延庆得知段誉竟是自己儿子,再不存争位之念,飘然而去,四大恶人烟消云散。慕容复打死包不同,邓百川等三位家将与他决裂,复国之梦破碎,落得个发疯的下场……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萧峰。

细看这首《水龙吟》,上阕有关他的句子,押韵全是上声,慷慨豪壮;下阕有他的名子,押韵全是去声,悲壮激越!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读到这一句,相信很多金迷脑海中会浮现这一幕:

一片喧哗叫嚷之中,忽听得山下一个雄壮的声音说道:“谁说星宿派武功胜过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

这声音也不如何响亮,但清清楚楚的传入了众人耳中,众人一愕之间,都住了口。

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捷,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通体黑毛,奔到近处,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却见每匹马的蹄铁竟然是黄金打就。来者一共是一十九骑,人数虽不甚多,气势之壮,却似有如千军万马一般,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拉马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

文字举轻若重,勾画了金书中也许最震撼的出场之一。

三招“亢龙有悔”逼开丁春秋,一瞬间游斗于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大高手之间,与虚竹、段誉豪饮烈酒,重新结拜……

一幕幕高光片段,主角只有一个:萧峰。

然而,从慕容博、萧远山出场之后,萧峰并不是最大的焦点,老爷子的笔触开始分向其他人物、其他故事线,很是遗憾,但这也是《天龙八部》情节架构决定的。

直到全书最后两回,这位大英雄才算真正回归。

“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这一句必定要配上这句话,才能完整地感知萧峰的心绪。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这是金书最悲壮的故事。

萧峰在雁门关前自尽,如一阵飓风,清扫了全书所有的“䰣魉和鬼蜮”,对“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投去最后坦荡愤怒而悲悯的一瞥。

龙榆生先生点评《水龙吟》词牌,“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奋英雄怒”,正是上一下三句法,四个字深深楔入脑海中,挥之不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