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没落,私人武装强大,清朝是如何防止藩镇割据出现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太平天国运动历经14年,其深远影响之一就是:清朝赖以发家之八旗子弟被打残,走向衰败,无法逆转;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势力崛起,湘军、淮军、楚军等“私人武装”成为清朝政权新的军事支柱,改变了清朝入关以来之军政格局。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清朝也有意识培养八旗子弟,希望他们建立功业,振兴祖宗家业。

赛尚阿、乌兰泰、僧格林沁、胜保、崇厚、官文、吉尔杭阿、霍隆武、和春、多隆阿、都兴阿、德兴阿、托明阿、金顺、福兴等八旗子弟,要么在战争中表现平平,要么被杀,要么给湘军“打工”,不再是“王者”。

“江南大营”被二次摧毁,僧格林沁败亡高楼寨,这两次惨败,让湘军、淮军、楚军等私人武装快速崛起,掌握全国各地军务;总督、巡抚等地方核心岗位,基本都是这些私人武装霸占,朝廷不得不倚重。

但即便如此,清朝还是没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现象。那么,当八旗衰败,私人武装崛起时,清朝是如何防止藩镇割据出现呢?

暗示、下令裁军,试探态度

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然后大肆劫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闹得民怨沸腾。曾国藩兴办湘军时,打着儒家正义旗帜,自我标榜“忠君爱民”,如今却打脸了。

此时,湘军势力最强大,总计30万左右,曾国藩能直接控制之兵马约10万,碾压淮军、楚军,是清朝一大隐患。

拿下天京后,清朝趁热打铁,官员纷纷弹劾曾国荃之“不法行为”,曾国藩为了表明心迹,主动裁撤军队,只保留战斗力最强大的鲍超部“霆军”。

1868年,清朝对“霆军”也不能忍受,下令裁撤,大部分遣返回家,小部分改隶淮军,曾国藩所部湘军,基本无幸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