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前先了解作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几年前阅读周国平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该书描写了作者周国平的女儿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短的一岁半时间。至情至性的周国平却用他的笔在《妞妞》中留住了和妞妞相处了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留下了满纸的范酸与温柔。

也就是这本《妞妞》,让我知道了周国平,我最初的想象这是一个年轻的父亲对女儿的思念和一段经历的记录,感觉文字记录非常细腻,而且父亲非常理智,至于周国平的生平也没有过多的了解。偶然的一个机会,在书店看到周国平的作品,《幸福是一种能力》和《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当时这两本书的封面是封闭的,无法打开看看序言和后记,在我犹豫着是否购买的时候,和我年龄相仿的营业员主动给我解释,她看了许多周国平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妞妞》,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共鸣,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两本书。

这一次买书回来,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打开书本,先看前言,再看后记,然后阅读,而是先去了解作者周国平的人生履历——这也许是我也开始写小说的缘故吧!有什么阅历的作者才能写出与他(她)阅历匹配的作品。

怀着敬畏的心理百度周国平的人生阅历,大大颠覆了我对周国平先生粗浅的认知,我肤浅地认为周国平先生只是一个父爱如山的年轻父亲,可事实呢?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履历非常的厚重!

原来周国平先生不但是学者,作家,还是哲学家,不难想象《幸福是一种能力》和《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应该是哲理方面的书籍。

带着崇拜的心情翻开了《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映入眼睑的是周国平先生的作品语录:

我想带着对作者的了解再去读他的作品,就会轻松许多,不会为作品中的高深观点而困惑。

这让我深深感悟到: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创作者,要想自己有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要打造自己的IP,拿作品说话,作品是一个创作者最好的代言。

我在上的个人简介是:坚持阅读,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接受新鲜事物,永不停止成长,专注读书写作,分享。

曾经有一个简友评价我的文章后给我留言:你的简介没有你的文字霸气!感觉我的文字霸气这是对我的最高评价,我怎么不想有霸气侧漏的简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暂时我的能力还不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