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稳就业就是要稳增长,即要将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等各项就业目标任务,稳住就业基本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总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低于5%。整个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与此同时,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在应对防范金融风险、保持投资增长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中,稳就业是排在首位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稳就业的重要性

  “稳”是当前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就业稳定是最核心的稳定,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作出的正确决策。

   (一)经济增速有继续下行的趋势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同比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货物贸易顺差大幅收窄,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限。从投资、消费、进出口情况来看,下半年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从增长动力转换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动能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光纤、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较快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高速增长。但上述新动能占整体经济的比重还比较低,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从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去产能和环保治理压力下,许多企业被限产、限排、关停,部分行业、地区经济增速下滑。

   (二)保持就业局势稳定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增长从根本上决定就业形势。虽然当前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但在稳中有变的经济大局势下,我国就业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从就业总量来看,我国城镇每年新增的需要安置就业人数在1500万,而按照目前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情况,将单位就业、私营个体就业、灵活就业等各种渠道都算上,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约1300万人。如果经济增速下行,将导致新增就业机会减少,会使失业人数增加。

  从就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一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常年用工不足,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一部分低技能劳动力,他们通过转岗实现再就业的机会较低。二是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每年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有上百万人。三是受“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不断增加,高技能高报酬岗位和低端岗位增加,而中间层次的就业机会减少。如果经济转型放缓,将不利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从就业质量来看,我国就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首先,高质量就业岗位不足,大部分劳动者在劳动生产率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不高、社会保障不足的岗位上就业,职业层次低;非标准就业、灵活就业仍然占据较高比重,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低、流动率高、就业保障程度低;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中,一半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基本上没有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其次,劳动力市场分化严重,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远未形成。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远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水平;农民工在城镇还不能获得平等待遇;地区间就业水平差距较大。如果经济转型放缓,同样也将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

   (三)当前形势下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稳中有变的经济形势下,稳就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是要为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造空间。

  从民生角度来看,当前,就业还是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项民生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居民对失业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目前很多家庭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更加难以承受失业的风险。如果出现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局部地区和特殊群体的高失业率,将会严重影响社会预期,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在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必须确保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降低。

  从发展战略部署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全面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全方位改革,这是决定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如果经济运行发生系统性风险,将会使经济发展受阻,出现周期性失业问题,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不能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业质量就难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就无法不断增强。只有以稳定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才能实现发展战略部署的现阶段任务。

  从当前宏观调控角度来看,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无法再用短时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而只能采取练好内功的政策措施,包括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等。这些政策要落实、见成效,都需要时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要就业保持稳定,现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会保持稳定,政策层面就不会有大动作。因此,千方百计稳就业,就是要以时间为实施练好内功的宏观调控政策换取空间。

   现阶段稳就业的建议

  稳就业就是要稳增长,即要将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等各项就业目标任务,稳住就业基本盘。

  第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加强和改善以就业为底线的宏观调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稳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稳定市场预期,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平稳健康发展。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重大政策调整就业评估机制,强化就业政策储备。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总之,要致力于缓解外部负面冲击与国内因素“共振”可能引发的经济明显减速与风险过快释放。

  第二,统筹施策,促进就业岗位创造。统筹推进发展新动能和劳动力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教育培训内容、模式,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开发更多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做大做强新动能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职工技能提升、岗位转换,大力开展岗前培训、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强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促进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催生更多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支持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增强就业带动能力。

  第三,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兜底保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服务,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帮扶范围,分类确定就业创业服务清单,提供精准就业服务,落实帮扶政策,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强化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规范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和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面推进就业扶贫,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切实保护农村转移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家政养老从业人员劳动用工关系,推进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第四,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维护就业局势稳定。

  提高就业失业形势监测能力,完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就业失业的动态变化情况;制定就业失业风险应对预案,根据就业失业风险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分类实施应对措施;健全就业失业风险应对工作机制,紧盯关键指标和重点地区、企业、人群苗头隐患,深入细致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进一步落实完善就业失业政策,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产品技术较为先进,但受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鼓励企业尽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按照“保岗位、保生活、保稳定”的原则,就调整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并将协商内容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保障职工生活;对出现严重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地区,可通过提高稳岗补贴标准、开展以工代赈、组织跨地区劳务对接、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阶段性延长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开展生活帮扶等措施,化解失业风险;按规定及时将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受影响的人员纳入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范围。

  (作者系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