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工作法》第四章 科学合理的华为工作原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新员工在工作中有干劲,总想着做大事,这可以理解,不过任何事情还是从简单、容易的开始为好。——任正非

卖复印机的例子:第一个员工花了一天时间卖给了农夫,第二名员工花了7小时卖给了渔民,第三个员工找了电器经销商。

总结: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容易的事情才是能力的体现。

一个领袖干什么?一个领袖其实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任正非

工作性质分:四象限法则、80/20法则

华为内部流传着一个「车的故事」。

有一年,任正非去新疆办事处视察,当时华为的新疆办主任,

是一位刚从一线提拔起来的新官,对任正非不是很了解。

为了表达对任正非的重视,他租了一辆加长林肯去机场迎接。

任正非刚下飞机,一看轿车,人就炸了,

「浪费,浪费,纯属浪费。」

然后指着主任的鼻子就开始骂:

「为什么你还要亲自来迎接?

你应该待的地方是客户办公室,

而不是陪我坐在车里。

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你应该把时间放在客户身上。」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

「 屁股对着老板,眼睛才能看着客户。 」

这句话,塑造了华为人的工作价值观。

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懂得怎么做,以什么方式去做。——任正非

(1)集中处理做好时间安排,让员工明白在什么时候安排时间来处理这些琐事,是工作前,还是工作中还是工作后。

华为人善于利于下班前10分钟,删除文件、打扫卫生、收拾桌子。

(2)及时做笔记,保证事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不遗漏。

只有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转效率,降低管理内耗。——任正非

流程决定工作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益。

流程步骤:谁在做,同什么工具和方法来做,主要做什么,做出来输给谁。(每一步都有考核)

华为管理顾问吴春波,讲过这么一件趣事:

「任正非开始换车了。他一开始开的是二手标致,拉着我没事兜风。

后来换了一部宝马,有一天,在深圳大街上,他把天窗打开,

超了郭士纳的车,然后问郭:开过宝马吗?

郭士纳不理他,老任又问,郭士纳还不理他。

第三次问,郭士纳说:你要表达什么?

老任说,宝马的刹车在哪里?

这就是当年的华为,只学会了高速成长,

但没有学会对成长的管理。」

任正非意识到这一点后,

决定改造华为——「 把这帮土八路改造成正规军。 」

怎么改造?

「学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创新、日本的精益、德国的规范。」

于是任正非开始引进——

IBM的管理模式,微软的述职制度,

丰田的精密生产,毕马威的财务体系。

这些引进,你猜任正非花了多少钱。

40多亿。

这么下成本改进管理,也算是旷古绝今了。

但这个引进,遭到了很多员工的反对:

「西药真的管用吗?」

「土鳖就是土鳖,再怎么改造也变不成海龟。」

「穿上美国鞋的狼群,会不会走火入魔?」

任正非一听,火冒三丈:我最痛恨「聪明人」,

认为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了不起。

不愿学习的人,就种地去,靠边站。

学不好的人,滚回去做工程师。

不适应的人下岗,抵触的人撤职。

任正非一拍桌子,没人敢吱声了。

于是华为就这样完成了改造。

「 完成这次改造后,华为国际化之路的大门被打开了。 」

我们要简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转呢?——任正非

崔西定律: 任何工作的困难程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的平方成正比 。比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步骤,那么这项工作的困难程度为9;如果增加到5个步骤,困难程度就增加到25。

“崔西定律”的存在揭示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工作流程的步骤越少,难度就越低。

简化工作不是删除和去除工作量,也不是毫无理由的进行时间压缩,而是如何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资源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如何利用更少的工作环节来实现工作目标,是需要管理者重点考虑和精心设计的。

我并不怕来自外部的压力,而是怕来自内部的压力。我不让做,会不会使公司就走向错误,崩溃了?做了,是否会损失我争夺战略高地的资源?——任正非

做对的事时,应该加一个前提条件: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1)弄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事。

(2)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总结:“正确地做事”强调地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执行者更快地迈进目标;“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执行者的工作能够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我们要推行以正向考核为主,但是抓住关键事件逆向考事。“事”是“事情”的“事”。对每一件错误都要逆向去查,找出根本原因,以改进。——任正非

工作中常见的逆向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程序上的逆向思考。

第二,方法的逆向使用。

第三,换位思考。

第四,观念的逆向。

第五,因果的逆向。

总结:员工应该培养自己的逆向意识,要善于从事物的反面来思考问题,也许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也能够找到更多的好方法来解决困难。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就是方向、节奏。——任正非

韵律法则:

(1)员工要保持自己的韵律,要采用打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

(2)员工要懂得与他人保持相同或相近的韵律,避免相互打扰。

行成工作韵律的方法:

(1)确认并公布自己的最佳忙碌时间。

(2)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接受打扰。

(3)想办法快速排出干扰。

(4)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我们要力出一孔,力量从一个孔出去才有力度。我们“利出一孔”要做的比别人好。但是我们的“力出一孔”做得不好,研发的力量太散,让竞争对手赶上来了。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工程师都渴望成功,太多、太小的项目立项,力量一分散就把整驾马车拉散了。——任正非

基本法规定: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及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从企业活下去的根本来看,企业要有利润,但利润只能从客户那里来。——任正非

整体产品:基础产品、预期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供应链价值 )

任何一个工作者都应该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要懂得去挖掘产品的价值链,要善于对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延伸,甚至间接进行捆绑。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因为服务已经不再是成本的中心,而是利润基础,是价值链的关键因素。所以,员工要强化自己的服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整体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