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养生篇:杯中吟风月,躲万丈红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2022.06.12周日阴D162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62

《菜根谭》养生篇

    36 杯中吟风月,躲万丈红尘

    原文: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身盖芦花被褥,居住在清静的山野中,便能保全一窝清新的晚风;手持竹叶酒杯,沉浸在吟咏风光邀对明月的意境里,就能摆脱人世的种种烦恼。

    解读:手持酒杯,赏风月吟诗歌,平日在红尘中翻腾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世俗的种种烦恼。平日汲汲于追求名利的小人,只知追求衣食住行的豪奢丰足,心便自然而然的世俗化。反之,人处于清寒淡泊的境界,反倒会有无穷的趣味。

    元朝时,贯云石南游途经梁山泊,喜爱上一床用芦花絮成的被子。被子的主人渔翁要求贯云石用诗来交换。贯云石略加思索,吟出了一首七律:“采得芦花不涴尘,绿蓑聊复藉为茵。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这首《芦花被》诗广为流传,贯云石用它换取芦花被的事也传为佳话。后来,贯云石干脆又取了“芦花道人”的别号,并写道:“清风荷叶杯,明月芦花被,乾坤静中心似水。”宣布了自己和名利场的决绝,开始了他十年浪迹江湖、专心创作的新生活。

    37 闲看花开落,漫随云卷舒

    原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对于一切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得失丝毫不放在心上,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

    解读: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有一次,孟子准备去见齐王,恰好这时齐王派人捎话,说是自己感冒了不能吹风,因此请孟子到王宫里去见他。孟子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轻慢,于是便对来人说:“不幸得很,我也病了,不能去见他。”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说:“先生昨天托病不去见齐王,今天却去吊丧,齐王知道了怕是不好吧?”孟子说:“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今天病好了,我为什么不能办我想办的事呢?”孟子刚走,齐王便打发人来问病。孟子的弟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王有命令让他上朝,他有病没去,今天刚好一点,就上朝去了,但不晓得他到了没有。”齐王的人一走,孟仲子便派人在孟子归家的路上拦截他,让他不要回家,快去见齐王。孟子仍然不去,而是到朋友景丑家避了一夜。景丑问孟子:“齐王要你去见他,你不去见,这是不是对他太不恭敬了呢?这也不合礼法啊。”孟子说:“哎,你这是什么话?齐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拿仁义向王进言,这才是不恭敬哩。我呢,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向他进言,这难道还不够恭敬?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赶不上,但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为什么要觉得比他低而非要去趋奉不可呢?’爵位、年龄、道德是天下公认为宝贵的三件东西,齐王哪能凭他的爵位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如果他真是这样,便不足以同他有所作为,我为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去见他呢?”

    38 羡山林之乐,未必得林趣

    原文:羡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经常畅谈山野林泉生活之乐的人,未必就能完全领悟山林的真正乐趣;经常高谈讨厌功名利禄的人,心中未必就完全忘记名利思想。

    解读后汉阳羡人许武,被推举为孝廉后,官运一帆风顺;但他的两个弟弟许晏和许普,却仍默默无闻。许武为了让两个弟弟早日成名,有一天,就对两个弟弟说:“礼也有分异之义,因此我想和你们分家,你们看如何?”两个弟弟表示无异议,许武于是将家产分成三份,把肥田、大宅、壮仆都分在自己名下,而将薄劣的田地房屋、体弱多病的奴仆分给弟弟,两个弟弟都没有说什么。

    正因如此,当时乡里父老都称赞两个弟弟对兄长的礼让,而轻视许武的贪婪。不久,许晏和许普果然盛名远播,并被乡人推举为孝廉,分派官职。一段日子后,许武召集宗亲族人,说:“我曾侥幸被推举为孝廉任官,但我的两个弟弟却都无法踏入仕途。为了让弟弟们能有机会被选为孝廉,就要求分家并且多分家产,替弟弟们打响贤能的知名度。现在我的愿望都已达成,我希望能重新再分家产。”于是把自己以前多取的部分还给了两个弟弟。

    39花茂谷艳幻,木落崖枯真

    原文:莺花茂而谷艳山浓,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崖枯石瘦,才见天地之真吾。

    译文:春天一到百花盛开百鸟齐鸣,即为山谷平添了无限迷人景色,然而这种鸟语花香的艳丽风光,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幻象;秋天一到泉水干涸树叶凋落,山涧中的石头呈现干枯状态,然而这种山川的一片荒凉,才正好能看见天地的本来面貌。

    解读金圣叹在《临江仙》一词中叹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再看《列子?天瑞》篇中的描述: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候在天空积聚所形成的现象。山岳呀,河海呀,金石呀,火木呀,这些是有形之物聚积于地所形成的。知道是气体的积聚,知道是土块的积聚,为什么说它不会坏?天和地是宇宙中的小东西,还有最大的物体,难得穷究,难得透彻,本来如此;难得推测,难得了解,也本来如此。忧愁它会坏的,难免忧愁得太远;认为它不会坏的,也未必正确。天和地不会不坏,总有一天会坏,碰到要坏的时候,怎么不忧愁呢?

    列子说:“说天地会坏是荒谬,说天地不会坏的也荒谬。会坏和不会坏是我所不知道的。纵使这样,坏是一种可能,不会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活着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情况,死者又不知活着的情况,出生不知终结,终结不知开始。会坏和不会坏,我何必放在心里呢?”

    40 岁月本来长,而忙者自促

    原文: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自闲,而劳攘者自冗。

    译文:自然界的岁月本来很长,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却自己觉得时间很短促;自然界的天地本来很宽广辽阔,可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人却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春花秋月本来是供人欣赏调剂身心的,可是那些奔波劳碌的人却认为是一种多余无益的东西。

    解读宋朝秦桧修建格天阁时,有个任职江南的官员想别出心裁,好巴结秦桧,就重金贿赂建筑工人,取得厅堂的尺寸,特别定做绒毯献给秦桧。由于绒毯的尺寸大小恰到好处,秦桧认为这名官员打探他府中隐私,非常生气,常借事斥责这名官员。

    明朝人周忱任江南巡抚期间,正值大宦官王振当权。周文襄怕王振借机刁难,因此当王振兴建宅第时,周文襄事先要人暗中测量厅堂的大小宽窄,然后命人到松江按尺寸定做地毯送给王振作为贺礼。由于尺寸大小丝毫不差,王振非常高兴。以后,凡是周文襄所呈报的公文,都在王振的赞同下顺利通过。江南的百姓到今天还蒙受这福泽。

    同样是呈献绒毯,结果却一怒一喜,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这是忠奸不同,所以各得其不同的报应。其实,王振虽然骄横、暴虐但心机并不深沉;秦桧则阴险狡诈心机重。王振喜欢招抚君子获致名声;秦桧却是怕遭谋刺,所以心胸狭窄以小人心严防众人,这才是结果不同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