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诸子的故事之孟子大约在公元前372年,儒学创始人孔子去世一百余年后,在孔子家乡附近的邹城(今山东邹县东南),一个姓孟的人家添了一个名柯,字子舆的儿子,他就是未来的“亚圣”孟子。据说,孟子降生前夕,其母仇氏曾梦见有神仙驾祥云由泰山方向而来,醒后就生下了孟子,街坊邻里还看见有五色云笼罩在孟家宅上。但这样神乎其神的说法,对孟子儿时的生活并没起任何作用。孟家家境贫寒,孟家的当家人孟激在孟子出生后不久。就决定按照当时读书人常用的方式外出游历,以谋取前程。不幸的是,孟激这一离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年仅三岁的孟子就开始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仇氏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事实上,她在中国民间的声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她了不起的儿子。“孟母”这个称呼,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孟母的教子之道,写进了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历代学子都对此耳熟能详:“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传说孟家最早住在山边,那地方到处都是坟墓,年幼的孟子常见丧葬的情景,模仿葬礼也就成了他的日常游戏。孟母对此非常担心,便搬到人烟稠密的集市附近居住。结果孟子又开始模仿还价经商乃至于屠宰的举动。孟母认为这也不是适合儿子的地方,便再次搬家,住到了学宫的附近。孟子便开始模仿读书的气象,孟母这才放心地住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孟子渐渐长大,开始启蒙读书。有一天,他逃学了。当他回到家,正在织机上织布的孟母拿起剪刀,将即将织成的一匹布拦腰剪断了。对孟子说:“学习中途而废,与我剪断布匹一样,都是前功尽弃,不可能做成事业。”孟家母子全靠母亲织布维持生计。孟母的这个举动对孟子所起到的警戒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此他再没有荒废过学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孟子学业日进,对儒家学说不但了解透彻,还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发扬,于是他在邹国故里办学育人,侍奉老母。渐渐的。孟子的名声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他效仿先贤孔子开始了游说列国的经历。孟子最早交往诸侯,是从邹国的邹穆公开始的。公元前331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争斗,邹国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百姓却在旁边无动于衷地旁观。邹穆公既怒且惑,便向孟子询问如何处置此事。孟子认为百姓之所以冷漠,是因为官吏们平时对百姓不仁爱所致,因此劝说邹穆公推行仁政。对于孟子的建议,邹穆公倒是确实听进去了,但邹国毕竟太小。并不足以让孟子实现自己的抱负。此后他开始了一系列“传食诸侯”的游历。但是,虽然孟子的游历很受重视,总是能得到各国诸侯重臣的接待礼遇,跟从的学生也一次比一次多,他自己的思想理论也在游历中得以完善成形,但他的治国理念,除了邹穆公滕文公实施过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之外,并没有在哪个国家得到过真正的落实。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孟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扬与更新,但始终是以仁德之政为中心的,他希望王者施行仁政,效法尧舜禹,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以民为本思想,赞同若君主无道,民众有权力推翻君主的统治。这样的思想,让做帝王的人感觉到难堪。当时的诸侯国间连年征伐不休,兵戈千里。国力强盛的诸侯都急于强国富兵,争夺更大的利益和霸权,孟子却认为为夺地夺城发动战争杀伤人命。是连死刑都不足以赎其罪的行为。可以想象,孟子这样的观点,怎么可能得到诸侯的认可与实施呢?这也就难怪当孟子对齐宣王进言发问时,齐宣王会“顾左右而言他”了。对于这样的问题,只好以装没听见眼睛望向别处说别的话打岔混过去。孟子在各国间游历。得到过厚待,也吃了很多苦头,尤其在经过薛国时,还遇到了危险,甚至于不得不接受薛国国君让孟子一行人携带武器的建议。他也曾经几乎绝粮断顿饿死在半路上。孟子返回邹地家乡重新开始讲学后,在自己的著作《孟子》里写下那段很多人都会背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