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榫卯工艺与水运仪象台中到底有多少精巧的设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2

随着时代进步,黑科技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类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科技进步的红利。比如,一枚小小的芯片里藏着精密的构造,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麻烦。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即使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也一样存在着黑科技。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在使用简陋工具的前提下,制造出了很多直到今天仍令我们惊叹不已的神奇物品。这些物品到了今天仍然能够让我们大开眼界,感叹老祖宗的奇思妙想。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古代黑科技,领略一下祖先的神奇智慧吧。

一、榫卯[sǔn mǎo]工艺

1、榫卯结构的妙用

说起榫卯工艺,很多人虽然听着耳熟,但压根没打过照面。榫卯工艺是一种很神奇的连结结构,这种工艺利用榫头和榫眼之间的咬合达成固定两个木制构件的目的。这种连接方式比起今天所使用的钉子或者胶合的方式更具有美感的同时还能提供更加牢固地连结。

最神奇的是,这种技术的历史竟然可以向上追溯到6000年之前的河姆渡时期,当然,当时这种榫卯结构主要利用在建筑建造中。例如说在大约1400年前北魏时期建造成的悬空寺中,就大量地运用了这种榫卯结构,是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悬空寺附近曾不止一次发生过地震,但是这座古老的寺庙却几乎毫发无伤。这一点一定程度上就要归功于这种古老的技艺。

因为在遭受地震时,木制构件之间并不是胶合这种“死固定”,榫卯结构留有少量的空间允许构件之间滑动,抵消外力。所以这样的古老技艺天生就有抗震的特性。此外除了应用在建筑上,明代家具的兴起使得榫卯的技艺更上一层楼。直到今天,红木家具的制作中,榫卯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榫卯的智慧

实际上,木制家具中的榫卯就是微缩版的建筑榫卯,榫卯这种连接方式其实隐含着古人对于和谐和自然的追求。不借助蛮力和外力连结木制构建,反而仅仅在材料本身上下功夫,使得整个建筑或者家具保留着最原始的古朴韵味。突出了祖先对于平衡和谐、不加破坏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保留原始风味的追求。

此外,利用榫卯技艺制作的承重结构含而不露,符合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色。所以说,小小的榫卯技艺并不仅仅是一种古人智慧创造的“黑科技”,也寄托了前辈先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水运仪象台

1、水运仪象台长啥样

说起钟表,大家肯定都不感到陌生。很多人非常喜欢钟表内部的机械结构,认为层层叠叠的齿轮咬合有一种独具韵味的美感。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过这种齿轮套齿轮的机械装置,这就是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的创造者是苏颂和韩公廉,整个设备完成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水运仪象台集合了天文观测、天象表演(模拟)和报时三种功能于一身。

这个大型装置分为三层,最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天象;中层放置着浑象,用来模拟观测到的天象;最下面一层则是报时装置,根据时间的变化会有不同的木人弹出报时。水运仪象台的后面是两级漏刻和机械传动装置,漏刻中的水带动机械传统装置带动整个仪象台的运转。

2、水运仪象台的中国智慧

水运仪象台的建立其实反映了自从千年以前开始,中国人对于太空的向往和探索就从来没有止步。正是由于对于自然界的好奇,指引着无数的前辈发挥他们的智慧致力于探索自然。

无论是对于时间的越来越准确的计算,还是对于天象的不断探索,都是我们在不断了解自然的路上做出的探索。这样不懈的探索追求深深地刻在血脉当中,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走在锐意创新,不断求索的探索之路上。

从榫卯技术和水运仪象台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的古老智慧,无论是对于和谐和平衡的追求所发明的榫卯技术;还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而建造的水运仪象台,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黑科技”,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

科技的便捷发达其实同样蕴含着这样的内涵,我们不断追求更加发达地科技,更加便捷的生活,都是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体会生活,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