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止痒药膏别乱用!婴幼儿应避开薄荷、樟脑成分,否则恐引发癫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作者\ 编辑部

最近夏日炎炎又常下雨,蚊子开始出没,常常晚上才刚躺下就被蚊子的振翅声所烦扰,身上更是多了好几个发痒的包。小朋友细皮嫩肉的,一搔抓就有可能感染,甚至恶化成蜂窝性组织炎!所以许多爸妈都会准备止痒药膏避免小孩被蚊子咬,忍不住一直抓到破皮,但你知道止痒药也有风险吗?

推荐阅读:蚊子叮咬变肿包?医:小心蜂窝组织炎

蚊虫药膏分4种,正确选购别乱用

市售蚊虫药品繁多,要如何选购及使用才能缓解叮咬后的红、肿、痒呢?根据食药署的资讯,止痒药膏大致上可分为四类。

1.抗组织胺

这是最常见的止痒药物,许多蚊虫药膏里都含有此类成分(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主要用途为缓解红肿及止痒,市售产品包括护那液、强力施美药膏等都是此类的药物。

2.局部麻醉剂

这个成分常和抗组织胺一起制作成复方药膏,本身没有消炎的作用,但借由局部麻醉效果可以麻痹骚痒感,可以减少一直想搔抓的痒感,使红肿痒的部位较不易因抓痒而产生伤口。

3.类固醇

主要是以消炎的作用来达到止痒的目的,效果很好,可以减少皮肤变薄及色素沉淀等副作用。很多爸妈可能会担心它的副作用, 但其实只要不大面积涂抹,并限于短期内使用(尽量不超过7天)的话,就不需要太过担心!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红肿痒的部位已经有破皮伤口,那就不能使用类固醇药膏,以免因免疫反应抑制,使得伤口更容易受到感染。

4.抗生素

这类的药膏 主要用于已出现破皮抓伤的情况时 ,涂抹含Bacitracin、Polymyxin B、Neomycin等成分的抗生素药膏,可以避免因细菌感染导致蜂窝性组织炎等感染症状。

2岁以下幼童应避开薄荷、樟脑成分

食药署特别提醒家长,因为 含有薄荷、樟脑等成分的外用止痒药品可能引起婴幼儿癫痫、意识障碍及呼吸抑制等神经不良反应 ,所以婴儿及2岁以下幼童要使用这类药品时,应先咨询医师或药师。

另外,蚕豆症患者也要避免使用樟脑制剂,曾有人使用薄荷醇与类似物质后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虽然外用药膏大部分只是局部作用,较没有全身性的副作用,但若不当使用仍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

坊间流传许多被蚊子叮咬后的止痒方法,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过吧?像是用指甲在包上画十字、用原子笔把包圈起来或是涂口水、涂牙膏等等,但小心这些方法可能不仅没用,还会适得其反更容易造成感染喔!

选用正确的蚊虫叮咬药膏或是冰敷还是最有效的止痒方法!不过比起被叮后才想办法止痒,不如在一开始防范好蚊子的入侵,而且登革热、日本脑炎和兹卡病毒等都会威胁孩子的健康,那要怎么选购有效的防蚊液呢?可以参考下方这篇选购攻略。

推荐阅读:蚊子的季节要来了!给父母们的防蚊液选购攻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