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如何优化小学学科教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6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每个教学者的心中。其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良好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迫切改变已往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标准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优化       在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和要求下,依旧建立在传统意义上小学数学教学依托于优化课堂教学来提升教学“品质”,成为了当前各地小学普遍采取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意指在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原则、主客体的基础上,整合、细化教学任务,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目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还应以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为重点。    1创设课堂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动力。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个教师力求课堂教学的优化,就必须注意每堂课的开始,力求开课快速人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未知领域探索,那么教师就应精心设计教学,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速学生认知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同样大的饼,把第一个平分成4块,给了甲猴l块;乙猴嫌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个饼平分成8块,给了他2块;丙猴更贪心,想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个饼平分成12块,给了他3块。同学们,你们觉得三只猴子吃得一样多吗?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完故事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说:“今天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就知道了。”巧妙地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体现了在“愉快中求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习需要,应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不断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都依赖于所学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注意,他们不是靠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学要精心选择,难易适度,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从而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教学才能有实效,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如教材第九册讲完分数应用题后,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如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条件:“一堆货物共300吨,第一次运走它的3/5,第二次运走了他的1/4,启发学生提问。学生纷纷抢着回答:可以问还剩多少吨?可以问两次共运走多少吨?运走的比剩下多多少吨?剩下比运走的少多少吨?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可变换一下条件:“一堆货物共300吨.第一次运走它的3/5,第二次运走是第一次的1/4”。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这一要求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进行,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有助于验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教学手段的优化,要掌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征。笔者就以下两种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3.1树立“启发式”课堂提问。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口、手、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努力地获取知识。“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外在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精心设计问题,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果能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粱和阶梯,就能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废止不恰当的提问,实现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不但要研究问题的类型、表达和提问的策略、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深人探讨提间优化设计的标准一与原则。例如,在教学“在含盐25%的盐水500克中加人多少克水,使含盐率降低到20%”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贵?”引导学生抓住盐的重最不变这一关键展开思路:盐的重量一现在盐水重盆、加人水的重址,即400x25%=20%-400=100(克)。    3.2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独立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它要求利用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信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与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