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如果可以,希望每个女孩都可以被温柔以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金智英,一个你每天都会遇到的普通女孩。从小,她就有了许多困惑,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是给弟弟;

家里的家务一定要女孩做,弟弟则不用;

去补习班回家被人尾随,却被父亲教育干嘛去那么远的地方补习,衣服要穿得体一些,不要逢人就笑;

工作了,尽管优秀却得不到重用,因为女性是要结婚生子的;

回归家庭洗手做羹汤,手腕伤了却被医生反问,饭是电饭锅做,衣服是洗衣机洗,为什么会疼,哪里辛苦;

因为心情郁闷,带着孩子去公园,买了杯咖啡,却被陌生人阴阳怪气的揶揄:真好命,我也想用老公赚的钱买咖啡。

作者赵南柱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讲诉了一位82年生的金智英的前半生。她看似按部就班的生活背后,是无数个接近崩溃的瞬间。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孩子吗?

在这本书里,道出了许多女性埋藏心底的心酸。

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而现实生活中女性所承受的恶意却往往来自于女性。

金智英的奶奶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在那个战争、饥饿,人能不能存活下来都是一个问题的年代。金智英的奶奶咬牙苦撑养大了四个儿子,而金智英的爷爷却一直养尊处优。但是奶奶并没有怨言,她真心觉得只要丈夫不在外面偷腥、家暴,就已经是一个难得的好男人了。

辛苦养大的四个儿子,却只有金智英的父亲尽到了赡养母亲的本分。在奶奶的眼里,她很自己庆幸生了四个儿子,所以才能吃儿子煮的饭,睡儿子烧的炕。尽管真正做这些事情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而是她的媳妇。

金智英的奶奶并不觉得这样的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在他们家里,盛饭的顺序都是金智英的爸爸、弟弟、奶奶,而姐姐都是排在后面。

金智英的弟弟是家里唯一喝奶粉的人,当然姐姐们也想喝,但是奶奶不让。在奶奶的价值观里,女孩不配,那是她“金孙”的,金智英甚至因为喝了弟弟的奶粉被奶奶教训了。

奶奶的行为不断在无声中告诉金智英,男孩是宝贵的,你们是女孩,是廉价的。尽管家里的男人们并没有这么说,尽管明明最认真勤劳的是女孩们。

尽管很多时候撑起家庭的是家中的女性们,但是她们要获得一个“好女人”的称号却很难,而男人就容易多了。

只要没有出轨、没有家暴,把挣到的钱拿回家里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已经是好男人的标准了。

书中有一个细节,丈夫对着妻子说:“你也休息一下吧,等雅英长大会好起来的。”金智英反问道:“看孩子是休息吗?”本想通过工作来寻回自我的金智英,已经临近崩溃边缘的金智英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原来丈夫也没有很理解她。

相比较于金智英的爷爷,金智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了。具备了以上“好男人”的标准,还知道偶尔照顾一下孩子,关心妻子病情,愿意牺牲自己的前途让妻子出去工作,找心理医生给妻子看病。

如此这般,金智英还是生病了。

很难想象,生活中那些不被丈夫理解的妻子,她们是怎样度过那些煎熬的日子?

不管是否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们,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她们承受的伤害都不止一点点。

小时候金智英目睹了母亲为了供养几位舅舅读书牺牲自己,后来为了供养孩子牺牲自己的事业,母亲说,那个年代的人都这样。

尽管如此,被人们口口称赞的有能力、有责任心担起整个家庭责任的却是这些舅舅们。对于女儿,她们不仅仅是牺牲品,而且还是被忽视的牺牲品,机会永远不会轮到她们身上。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却唯独不是她们自己。

金智英也上过大学,也有自己的工作,可是后来,为了家庭,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回家照顾孩子。

书中有一个场景,金智英和全职妈妈们在一起聊天,一个全职妈妈说,真不明白我读那么多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张小娴曾说: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我想,我们是为了成为更好更勇敢的自己,不屈服于命运,不像时代的糟粕低头。

《82年生的金智英》用平淡的语气描写了一个女孩的成长,没有生活的大起大落,只有一件件小事堆砌起来的无力,那种无力说出来矫情,憋着却足以让人崩溃。

期待女孩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因为感情而结婚,因为爱而奉献,而不是被社会裹挟,成为生活的牺牲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