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朱家角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高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上海宝山区十大旅游景点



五年前父母在宝山区买了一套房子,在实地考察之后,我们定居在了宝山,在节假日经常一起出门游玩,宝山区景色宜人,是居住和出游的不二之选。
我推荐的上海宝山区十大旅游景点为: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上海玻璃博物馆、美兰湖、顾村公园、闻道园、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东方假日田园、半岛1919产业园、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1: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海滨街道东部,为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汇聚地,西倚炮台山,南迄塘后支路,北至宝杨路,其西南角是著名的吴淞口,清朝时借此地形建造水师炮台,所以得名为炮台湾,呈南北狭长地貌。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陆地面积53余公顷、原生湿地面积约50公顷、沿江岸线长达1974.13米。公园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保留了长江滩涂地的原生态风貌。园内亭台中西结合、栈道林木相互错落,江水清澈、环境优美,又突出鲜明的国防科技特色,成为上海北部一大新旅游景观。
2: 上海玻璃博物馆
2011年5月18日在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开馆,原为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的旧玻璃熔炉车间,目前变身为展示现代技术与工艺发展的艺术场所。参观者可对玻璃这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朋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上海玻璃博物馆坐落于国内首座以玻璃为主题的融展示、艺术、技术、商务、教育、娱乐、生活等功能于一身的G+玻璃主题园。以玻璃为艺术表现主体的G+玻璃主题园,一方面以多元、开放的物理业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解释、更新、丰富着玻璃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一方面也以玻璃为媒介展示、发现、创新、探索、延伸着自身乃至城市文脉的、未来的各种可能。
3: 美兰湖
美兰湖位于上海宝山区罗店,面积110亩,是上海市区第二大人工湖。美兰湖是罗店新镇的核心景观,被誉为“北上海最美丽的地方”。走进美兰湖罗店北欧新,一股浓厚的异域风情让人顿时辨不清到底身在何处。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柔美阳光的映衬下,矗立着的钟阁搭配起了各式红墙黑瓦的洋房。景区以美轮美奂的美兰湖为中心,四周建有北欧风格三层不等的围合式建筑。
4:_舜骞
位于宝山区外环线S20以北,是上海北郊较大的一个公园。公园内花木茂盛,是很受当地人欢迎的郊游地。平时公园的游人不算太多,天气好的时候常能见到带着小朋友来野餐、晒太阳的一家三口。而春天樱花开的时候,整个公园总会被自驾前来赏樱的游人挤得水泄不通。公园面积较大,除了沿着湖边散步,你也可以选择租一辆自行车代步。除了可以在草地上搭帐篷野餐、放风筝、坐电瓶船、和朋友一起聚餐烧烤。
5:_诺涝
位于罗店镇东北角,是一处以保护农村古建筑为主的文化休闲园。里面有从安徽等地拆搬过来的徽派建筑,还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奇石,同时配有餐厅和会所。由于离市区较远,来到这儿的游客多是闲暇时候来散心,或者宴会聚餐。景区内的主要景点集中在大门左手边,不过通常会从右边绕过去,沿路可欣赏闻道园中的园林景观。走过八卦荷花池,再往前不远便是奇石馆,这里是整个闻道园最值得一看的地方,里面有一桌满汉全席,一大桌石头菜让人垂涎欲滴;一大块据说价值过亿的和田玉,是这儿的镇馆之宝。此外,还能看到一窝罕见的恐龙蛋化石,以及许多稀罕的宝贝,喜欢石头的游客不要错过。
6:_虾3そ涌诳萍脊
位于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内,是宝山区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区校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宝山区政府投资建设,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运营。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科普场馆,作为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以“水”为重点介绍了长江河口的自然生态、科技应用和人文历史等知识,是把科普、教研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具有宝山区域特色的多功能体验式综合设施。科技馆占地面积6084平方米,建筑面积7707平方米,共设计有五个展厅51个展项。
7:_虾1ι焦拭窦湟帐醪├拦
于2010年10月16日建成开馆,博览馆坐落于沪太路和外环线交界处的顾村公园东南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这一民间文化形象,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展示与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并将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成为宝山对外交流的窗口。
8:_郊偃仗镌
位于宝山区罗店镇张墅村,占地600亩,2006年10月正式对外营业。整个园区融生产、观光、休闲、生活、科普为一体,其范围涉及农、林、牧、渔。园区内有农业科普馆、地质馆、花卉馆、农业展示园、动物乐园、迷你宝贝园、农家饭庄、特色果园、学农区等板块,配以现代农村、传统农村风貌,拥有垂钓、摸鱼、游乐、水上生活等场所,其中的休闲垂钓面积有80亩。是会务、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看得累了,不妨到农家乐饭庄尝尝农家菜。稻香排骨、双色南瓜冻、农家大三鲜等被评为上海名菜名点的农家菜肯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9:_氲1919产业园
“半岛1919”景区前身是吴淞大中华纱厂,迄今完整保留着自1919年建厂以来不同时期的厂房和建筑物,不少新人与文艺青年们在历史风貌、工业文明与时尚生活相互交融的地方拍一组情深意重与时尚交融的婚纱照,或是留下记录自己青春岁月的写真集,为最美的瞬间多添几笔沉淀与几分历史的见证。
10: 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整个博览园按照“初生的树,再生的木,大生的精神”三个层面来规划,集名树、名木、家具、木雕、木建筑为一体,以博物馆、艺术馆、名木会所、文化休闲街等汇聚成为上海木文化科普新地标、上海的中国名片。园区分为木文明科普馆、尊木公园、木文化博物馆、尊木艺术馆、沉香文化馆等功能规划,积极探索文化、科普、艺术三者的有机结合。让人们通过科普教育、文化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对悠悠中华木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

朱家角景点自由行推荐?



到朱家角旅游景点 去朱家角旅游景点攻略江南水乡大概都差不多,古人也早就把它们概括为“小桥流水人家”,青石板路,临水而居,廊桥水景,引人遐思。白天的朱家角游人如织,北大街上浓油赤酱的扎肉、粽子、熏豆,从沿河边一长溜的小饭店里漂出来的酒菜味则不时地提醒你古镇的生意兴隆,河中手划船的船老大不时吆喝着游客“上船吧,兜兜风去吧”。穿过嘈杂的北大街,去阿婆茶楼喝杯茶,看看河对面谭盾的水滴堂,再慢悠悠地晃到放生桥,这是朱家角最常规的旅行线路。桥边有座放生亭,聚集了好些当地人,拿着装了小鱼小虾的袋子兜售。朱家角的36座古桥相当出名,正是那一座座造型千姿百态的古桥,把古镇的一处处名胜古迹连在了一起。
镇里至今还保留着童天和国药号、大清邮局、城隍庙、圆津禅院等名胜古迹,不过讲到历史底蕴,依然首选当地著名的私家园林——课植园,又称“马家花园”,分为“课园”和“植园”两部分,取“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是做过道台的园主当年耗银30多万两,遍访江南名园大宅,历时15年方才建成的。园中有亭台、有楼榭、有假山水池,也有碑石回廊,绝对不输苏州( 酒店路线 )的拙政园和网师园。而且,比起那些所谓名园中游览人流熙熙攘攘,这里更多了几分幽静与空灵的赏玩情趣。如今园林昆曲《牡丹亭》的演出,又让课植园灵动起来,日落之后,星光乍现,时光倒转,咿呀唱了四百年的柳杜之恋,古与今、真与假,戏里与戏外,似乎也分得不那么清楚了。
!
到朱家角旅游景点之古镇新说
上海的水乡 朱家角的光阴故事
出了课植园,便回到了现实中,迎面而来的便是当地淳朴的民居生活了。趁着好天气,家家户户忙着将衣裤、鞋袜,甚至小孩的玩具搬出来晒,也有妇女临河取水洗衣裳,偻背老人坐在屋前矮阶上聊家常,顺便看看过往的游客打发时间。古镇上有九条老街,几十条古弄,名字更是有趣:一人弄、财神弄、杀牛弄、陆家弄、陈家弄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却总能转得出去。
上海的水乡 朱家角的光阴故事
这些年,一批文人和艺术家陆续入驻这里,即便在嘈杂的北大街,也意外地开有证大艺术馆,附近的街上还开了不少咖啡馆和茶吧,古镇渐渐展现出与其他古镇不一样的文艺气质。东井街、西井街上店铺种类繁杂,也有一些特色的手工店、咖啡店、酒吧;漕河街、西湖街是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以咖啡馆为主的老街,随便进一家店,都别有洞天,比如“书房咖啡”。小店门面不起眼,往里走,开阔的房间四周全是落地的书架,中间放着松软的沙发和几个棋盘,还有一个超大的露台,上面放着两把木质的摇椅。在露台上晒着太阳吹吹风,即使遇见雨天,在这里观雨也不失惬意。店里提供各种西式餐点和有机饮料,蔬菜和玉米都是老板自己所种,非常健康。
上海的水乡 朱家角的光阴故事
Tips到达
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乘旅游专线巴士,约一个半小时路程,就能抵达朱家角。自驾的话沿沪青平公路或高速公路到朱家角路口下,在珠溪路路口向北拐,即进入朱家角镇,停车场在古镇西北,靠近课植园;如想更深刻地体验水乡生活,可在傍晚前去,在放生桥边要一壶茶,隔天早起与当地居民一同逛早市。当地人推荐说在桥上看朱家角日出是古镇最美的景色,每一分钟都会有变化。如果想看日出,建议入住东井街的草堂,离放生桥较近。
下榻 草堂客栈
算是目前朱家角最漂亮的客栈之一,由清代老房子改建,在院子里喝茶晒太阳很舒服。
地址:东井街31号
到朱家角旅游景点之美食
扎肉、阿婆肉粽、胡桃云片糕、熏青豆、酱菜、清徽园的年糕和袜底酥等糕点都值得一尝。除了这些,北大街上还有多家吃河鲜的餐馆,沿河而建,可享河景。这个季节在朱家角还能吃到淀山湖大闸蟹。大新街上的“酒坛子饭桶”是熟客公认味道很好的一家餐厅,特色菜是酒坛子土鸡

朱家角古镇好玩吗?有什么特色吗?



城市里见惯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能换个清净的小镇还是挺亲切的。位于上海40公里的朱家角,是上海市政府打造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水乡古镇。这里河道纵横小巷通幽,水面渐渐宽阔,明清时期遗留下的古建筑,保存的还算完整。沿河两边的街道上分布着王昶纪念馆、城隍庙、圆津禅寺、苏式园林课植园、大清邮局等一系列古建筑,更为古镇增添不少人文气息,可以慢慢地游览参观。
朱家角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模式的古镇,所以来到这里就一定要看下各种不同的石桥,这里有永丰桥、泰安桥等,朱家角最为有名的桥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放生桥,这座五孔石拱桥造型优美,远看尤为壮观。来到水乡强烈建议坐一趟乌篷船,包船100元游览大概30分钟,穿过一道道彩虹般的青石桥,岸边是各式的江南特色的古建筑,街道上脚步匆匆的人流和不紧不慢摇着浆的船夫,会让人的心情无比的舒畅。
朱家角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古镇了,它还富有艺术青春气息。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吸引了中外人士光顾。放生桥下河畔茶馆已成了年轻人闲暇休憩的场所。摆摊的人和游人出现了外国面孔。小镇里有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店和比较有文艺范的咖啡店等,逛累了,找个临河的咖啡店,点一壶浓茶,与三两好友在2楼小憩,别有一番风味。

上海朱家角古镇里面有什么景点,好玩么



上海朱家角古镇里面主要的景点:淀山湖、放生桥、明清街、报国寺、城隍庙、席氏厅堂、课植园和珠溪园、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小桥、流水、人家”等等。
朱家角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2000年原沈巷镇并入朱家角。号称“上海第一大镇”。朱家角有北大街、东井街、西井街、大新街、东市街、胜利街、漕河街、东湖街、西湖街等几条老街。 其中北大街在2005年11月被评选为“上海市十大休闲街”之一。
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朱家角古镇的话,就是“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
这里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为你简要介绍一下里面的主要景点:
淀山湖
即天然淡水,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放生桥
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明清街
明清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报国寺
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
城隍庙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席氏厅堂
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一馆,即是“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蜡人蜡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课植园和珠溪园
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
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 ,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是千年古镇朱家角的精髓。如果把流水比作朱家角秀美的长发,那么小桥便是长发上看似不经意的玉簪,轻轻一绾,或婉约或壮丽或平和,万千风情汩汩而出,让无数游人心生爱意。粉墙黛瓦、曲巷幽弄、河港纵横,36座古风犹存的石桥将朱家角沿河而伸的9条长街点缀得蜿蜒清丽,依水而立的千栋明清建筑因为水的分离与桥的连接而有了距离与思念。“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如今我们还依稀看得见明末清初时江南巨镇朱家角百业兴旺、鱼米丰盛、人头攒动的盛景。
36座桥中,至今保留完好的建于明清时代的石拱桥、石板桥、砖木结构的古桥还有20多座。首推当是“放生桥”,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即1571年,全长72米,宽5米,高7.4米,是古镇标志性建筑。每年七月廿七站在桥顶看摇快船,那一派龙腾虎跃的磅礴气势让人过目难忘。还有三孔九峰桥、高拱泰安桥也很壮观,而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平安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更是默默地向行人诉说着它们的前尘往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