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问题一:别士,和兼士,这两着是什么意思?别 基本解释墨子 主张兼爱,把反对兼爱者称作“别士”。《墨子・兼爱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问题二:墨子提出的"兼士"的是什么标准 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故亦称“兼士”。
“兼士 ”的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
墨子的教育内容:「谈辩」、「说书」、「从事」三科施教。;谈辩与训练口才,说书与研发古书,从事与训练防御、生产科技有关,亦各有所长。;墨子也以《诗》、《书》和百家春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他又不同于儒家的教学内容。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重视科技知识和生产知识的传授重视研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三:沈兼士的生平轶事 撷取沈先生几个生平片段,让我们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一、沈讲课时,总是闭着眼讲,同陈寅恪先生讲法一样。到下课时,才睁开眼睛,走出教室。他是一位爱国的老专家,痛恨特务、侦探进入学校监视学生和教师。有一次,中文系一年级学生上课时,他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课,忽然有人进来,用点名册来点名。那人把礼帽放在附近桌子上,沈先生以为是特务,非常讨厌,马上把那人的帽子摔到地上,又大声说:“这是放帽子的地方?这是放东西的地方?”那人不好意思地拾起帽子戴上,然后面对大家说:“沈先生太过分了!我以前还听过他的课呢!”然后慢慢推门走了。原来那是注册科的职员来抽查上课学生人数。一般北大教师是不点学生名的,尤其是二年级以上就不大点名了。北大当局号召“自由研究”,不愿听本课的,也可以随便自己回去研究。对刚从中学来的一年级学生要严些,但也是抽查点名,不一定抽查哪一班,以致有此误会。 二、1922年,清室曾以经济困难为由,欲将由沈阳运抵北京故宫的文溯阁《四库全书》盗售日本人,且价已议定,为120万元。此事被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获悉,于是他致函民国教育部,“竭力反对,其事遂寝”。沈兼士先生对民族文化真可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三、在《三松堂自序》中,冯友兰还讲了一件沈兼士讲哲学史的趣事:给我们讲中国哲学史的那个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我们问他,照这样的速度讲下去,什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这很有些像《世说新语》,又像张采田讲李商隐的《锦瑟》。四、沈兼士家境并不宽裕,甚至每搬一次家,都不得不出售部分藏书以补贴租金。学生们记得视书如命的老先生卖书时那副可怜样儿。一个下午,老先生在藏书的小屋找书出售,他一边念书名,家人一边在外记下出售清单。有时候,一个书名说出来,过了会儿,又舍不得,再说勾掉。结果,最后一看,舍得卖的书,值不了几个钱,又只好把勾掉的书名再一个个写上。当时,许多教书先生都有自用包车,而这位沈兼士教授,却往往只是挟一个颜色黯淡的皮包,步行上课。课余,深居简出。偶尔,他也光临东安市场的五芳斋吃顿小吃,然后匆匆离去。五、1914年,沈兼士同鲁迅先生相识,并过从甚密,书信往还,经常聚首, 《鲁迅日记》中曾多次提到沈兼士。鲁迅逝世之后,沈兼士全力支持参与出版鲁迅全集,接济鲁迅遗孀朱安,朱安为鲁迅付出了一生,最后几年依然在执行鲁迅遗嘱上不折不扣。鲁迅遗嘱第一条就是:“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鲁迅死后,朱安生活困顿的消息传到社会上,面对各界捐款,她严格按鲁迅遗嘱,除了鲁迅好友沈兼士等人的赠款外,她对朝鲜剧人艺术协会理事长徐廷弼及《民强报》记者等人的捐赠,均予以谢绝;对北平《 *** 》欲为她发起募捐,她也说“不便接受,最近曾收到沈兼士先生送来的一笔款子,是国币五万元。这笔钱,本来是上海的许先生托沈先生带的,但沈先生当时并没有拿那笔钱,只说到北平一定给鲁迅夫人送一点款子去;结果,钱是送到了,然而并不是许先生托带的,而是沈先生自己跟几位老朋友凑起来送的。”

问题四: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 是什么意思? 博乎道术”分别阐述了墨家学说对于“兼士”三个方面的要求.“厚乎德行”,是道德的要求,要求“兼士”有很...

问题五:别士,和兼士,这两着是什么意思?别 基本解释墨子 主张兼爱,把反对兼爱者称作“别士”。《墨子・兼爱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问题六:墨子提出的"兼士"的是什么标准 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故亦称“兼士”。
“兼士 ”的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
墨子的教育内容:「谈辩」、「说书」、「从事」三科施教。;谈辩与训练口才,说书与研发古书,从事与训练防御、生产科技有关,亦各有所长。;墨子也以《诗》、《书》和百家春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他又不同于儒家的教学内容。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重视科技知识和生产知识的传授重视研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七: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 是什么意思? 博乎道术”分别阐述了墨家学说对于“兼士”三个方面的要求.“厚乎德行”,是道德的要求,要求“兼士”有很...

问题八:岁月是什么意思 岁月
[suì yuè]
释义:
岁月,指昨天、今天和明天。常用来形容一段历史时期,也用来形容一段生活经历,还经常用来承载人们的感情。它是世间万象的载体,可以容纳世间一切酸甜苦辣。
中文名:岁月
拼音:suì yuè
注音:ㄙㄨㄟA ㄩㄝA
分享
基本解释
[years]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