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来了,如何确保数字人民币的安全?和支付宝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历史 性的时刻来了,来关注一个大消息,我们可能要正式和纸币说再见了。

这两天央妈出来证实,数字RMB将会开始试点封闭测试。第一个测试点就是苏州。如果顺利我们将很快全面开启数字化货币的时代了。


网传的农行账户内测数字化RMB


那什么是数字化RMB呢?他们和支付宝还有我们日常用的纸质RMB有什么却别呢?

其实,这次的数字RMB其实可以称为电子版的RMB,和我们纸币版的RMB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纸币是线下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电子版本的只存在我们的电子设备里面,如手机。



如果把纸币比作磁带CD,那么数字货币就是MP3文件。

那很多人会有疑问了,这不就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吗?有什么区别的呢?

这两样看上去好像有一点像,但是其实区别很大:

央妈发行的数字化货币,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们银行里面看到的那些数字而已。

他是和纸币一样有面额,有数量,而且还能分开。

比如,200块钱的数字货币发给您。他可以分成两张100块钱的,也可以分成4张50块钱的面额货币,存在你的电子设备里面。

而支付宝,微信这样的线上支付,虽然不用现金,但是他们本身并没有资格印钱,也没有支付能力,他需要通过绑定你的银行卡,而且卡上还需要有钱才能完成支付。



简单的来说,数字货币就是钱。而支付宝微信这些线上支付,只是钱的搬运工。

还有一个重点,第三方线上支付需要网络,如果手机没有信号,那就没办法结账了。

如果手机欠费了停机了,那也没办法使用线上支付。

而数字化货币您手机没网络,但是只要有电。手机和手机破一下钱就可以转过去了。

另外,数字RMB它的支付是匿名的。而第三方支付需要实名,还需要绑定您的银行账户。

可见数字货币还是适合藏私房钱的。



当然有些人会说就这么碰一下就过去了,以后小偷更加方便偷东西了。

这里要讲下,虽然从我们这块是匿名的,但是从国家层面上看,那些小偷可没办法这么猖狂了,因为违反得到的钱,从哪里来,怎么走,到哪里去,最终在哪里,都是可以最终的。所以那些小偷就好好做人吧。

所以接下去我们可能真的进入了新的时代,告别了使用了72年的纸质RMB,进入了数字化货币的时代了。


央行数字人民币当然安全,央行直属管理,比人民币还安全,这点不用担心,对自己未知的东西感到担忧是很正常的事情,接下来花点时间来了解下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吧。

中国或成为首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经济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数字货币进行清晰的定义,就是“功能属性和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形态”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2。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4月16日,央行数字货币首个应用场景在苏州落地。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的消息点燃了国内数字货币板块。这一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开发的主权数字货币正式上线。

数字货币可是比银行存款还要安全的,因为只有央行能够确权!

安全性完全无需担心,纸币的发行与回笼为“央行-商业银行”双层体系,其发行时从发行基金调拨入央行发行库,再从央行发行库出库转入银行机构业务库,然后从银行机构业务库进入流通领域。

DCEP发行的白皮书提到,DCEP同样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体系,这沿用了现行的纸币发行流通模式,即:1、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商业银行;2、商业银行向公众提供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和中央银行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的模式相比,双层运营体系的好处是:1)更容易在现有货币运行框架下让法定数字货币逐步取代纸币,而不颠覆现有货币发行流通体系;2)可以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共同参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适当分散风险,加快服务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 社会 民生。

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类似,只不过是数字化。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DCEP不需要连网、只需要手机有电,也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就能进行交易,支付宝是需要联网并且绑定银行卡的。

DCEP也没有打算替换支付宝和微信的打算,对支付宝和微信不会造成影响。

但DCEP比支付宝和微信要更安全,假如把支付宝比作一家银行,你们的钱存在这个银行里,所有的钱都通过这个银行转账交易。虽然支付宝的体量足够大,但也不能排除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破产的可能性,毕竟商业银行是有破产的可能性的,这样亿万用户资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监管层来说,推行由央行和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算是一种未雨绸缪。

说了这么多,你对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否有了一定了解了呢,你对其便利性和安全性是否有更多的期待了呢,2020年,数字货币真的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央行推出的产品难道你都不感觉安全吗?若不安全,那么请问你是基于什么去判别产品的安全呢?

因此不用确保数字人民币的安全,因为它本身就是安全的,就像国债你不用确保它的安全,安全就在那里,不管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也不敢你感受得到还是感受不到。

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就是指央行的数字货币(DCEP),对应的是M0,M0就是流通中的货币,比如硬币纸币。

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它只是载体不一样,不以物理形式表现,但却具有物理特性。比如100块钱纸币,那么我们可以拿到手,触摸得到,具有其形态表现,也就是所谓的现金。如果改成数字货币,那么它便变成一串数字代码(密钥),看不到也摸不着,不具备有物理形态,但它确实是存在的。

它以支付宝的余额(非余额宝,余额宝对应的是货币基金,是理财产品,对应的非现金)有何区别呢?其实余额它只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支付宝扮演的是支付的角色,不具备发行货币的功能。即它对应多少钱就要在银行里存多少钱,发起转账,只是向银行发送命令进行转账,它并不是货币,或者说是一种信息周转结算服务。

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它是实际性,而不是一种信息周转结算服务,是可以被央行创造出来的。

它的交易模式跟具有物理形态的纸币硬币一样,不需要网络,也就不需要发起网络指令,再让银行发生转账。但同样,如果设备丢失,就如同钱包丢失,密钥是被植入到设备中的,是不可像支付宝一样通过网络技术找回账号和密码从而找回对应的资金。

还有一点,由于它是现金,而不是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因此它不会产生利息。再加上与设备绑定,植入相应的设备,设备丢失不可找回。因此,在兑换成数字货币时,不宜大额兑取,有多少需要才兑取多少,就像有多少现金需求才去取多少现金。

当然了,当人们习惯用于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宝,而且有货币基金的加持,可直接支付的同时产生相应的收益,那么显而易见,数字货币在移动支付方面就没有太大的优势——尝鲜还是可以的,对普通用户而言用处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对企业却可能具有相应的可用性。

这是一个好问题!

数字人民币来了,如果发行成功是第一只主权政府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和前几年 社会 上流行的数字货币有差较大的差异,又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着本质的区别。

数字人民币是M0,等同于现金,有政府信用背书。

支付宝是M1,是存款理财类,不适应于银行保险条例的赔偿范围之内的存款,支付宝公司是民营企业,以阿里系的信用进行背书。

数字人民币这次多了一个碰碰功能,这个功能主要手机有电就可以完成转账,不需要网络信号,如在地下室、偏远地区都能完成支付,注册时只需有电话号码或邮箱即可,不需要绑定银行卡进行在转账。手机便捷支付方式支付宝是建立在4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网速达到一定程度上决定的,不信你支付了不到账试试,卖家服务态度态度再好也不能放你走的。

由于两者信用背书的不同,就决定了国际地位的差异,这有利于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进程,在这一点上不是支付宝能完成的。

支付宝、移动银行已给我们使用数字人民币做好了铺垫和习惯养成,培养了大量好的安全意识。现在常用的数字密码、手势密码、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等,这些措施如能运用到位,对一般用户保障数字资产安全是没问题的。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围观留言交流。

就是不明白、这“数字货币”能与现行的实物货币等价互换吗?如果可以、那么是要通过什么“平台”来操作实现?这是一个必须提前准备好的现实问题,不能再出现如新版人民币与超市收银系统不兼容那样的问题了,同时还要考虑到普通百姓的便捷性。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溯源的,来源和去向都会一目了然,加上支付实名制的覆盖,无论经历多少次的流转,都可以层层抽丝剥茧找到最终流向,理论上来说比不记名的纸币要更安全。

央行数字货币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用于部分取代现有的M0货币,减少伪钞风险,打击违法洗钱。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形态的纸钞,支付就像现金支付一样,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 定位上替代传统纸币,而不是 M1(M0+ 活期存款)和M2(M1+ 定期存款)。 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数字货币和支付宝的区别就在于支付宝属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 M1 和 M2 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 M0 级别法律效力,更无法取代 M0。现在数字货币就是每个人有一个电子钱包,不需要账户,直接兑换成数字货币,这个钱包就跟放在你口袋里一样。 也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用央行的存款货币,其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支付宝资金来源还是要通过银行卡转入,也就是存在一个银行账户的中介, 而数字货币就像现金支付可以离线使用,不用网络和手机信号。

刚才体验了一下,我觉得肯定安全,我相信没人敢入侵央行打造的app,除非他觉得外面的日子太舒服,或者想出名,手机移动支付以后的趋势,无可替代,都说 科技 改变未来,我相信以后的生活肯定更简单快捷,电影里面的 科技 生活,肯定不会太远

4月14日晚,央行数字货币DCEP迎来了具有 历史 意义的一次胎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