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7-27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辩论赛内容,我进行了修改和润色,以提高内容质量,并保留了原有的条目编号。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1. **立论陈词**
- 正方:爱比被爱更幸福(中山大学)
- 反方:被爱比爱更幸福(新加坡国立大学)
2. **正方立论**
- 张君: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它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幸福可以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愉悦,也可以是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带来的满足。相比之下,后者是更本质、更深层的幸福。爱比被爱更能产生和维系幸福。爱是主体主动付出爱后带来的满足,而被爱是主体受到他人或社会关爱带来的愉悦,是被动激发的。爱的幸福感受更为丰富,因为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爱的对象和方式。真正的爱是付出和奉献,不以获得和索取为前提,这种价值趋向让幸福在奉献中升华。
3. **反方立论**
- 吴天:爱是期待回报的,被爱时,即使爱未被接受,也能因被欣赏、关心而感到幸福。不求回报的爱,如南丁格尔、陪读妈妈等,是牺牲自己的幸福去换取别人的幸福。被你不爱的人爱,虽不接受这份爱,但同样因被欣赏、关心而感到满足。而爱一个不爱你的人时,如阿Q爱吴妈,则会感到失落和痛苦。因此,无论是期待回报的爱,还是不求回报的爱,无论是单相思还是两情相悦,都是被爱更幸福。
4. **盘问环节**
- 正方:当你真心爱上一个人,你会希望他过得比你好吗?
- 反方:当然希望,但如果他不爱我,我就不会将他囚禁在我爱的囚笼中,因为他被爱没有爱幸福,所以因为很爱很爱你,才舍得让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
5. **驳论环节**
- 反方:爱的幸福是主动追求的,而被爱的幸福是被动得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动追求的更幸福。被爱时,我们享受父爱、母爱等,这些都是被动得到的幸福。
- 正方:幸福需要追求的过程,如果只是原地踏步,幸福永远不会到来。爱需要回报,但回报不是对方所讲的形式,而是看到自己的爱让对方更幸福。
6. **对辩环节**
- 正方:当孩子被父亲爱时,孩子也希望爱自己的父亲更幸福,当孩子长大后,能为父亲盖被子,会更幸福。
- 反方:当父亲看到孩子为自己盖被子时,他会感到更幸福。
7. **提问环节**
- 正方:即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被社会认可,我们依然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来自欲求的满足。
- 反方:不期待回报的爱,在牺牲自己的幸福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这种高层次的爱,与低层次的爱有区别,前者更幸福。
8. **自由辩论**
- 正方:不期待回报的爱比期待回报的爱幸福,但这是爱与爱的比较,被爱的人会更幸福。
- 反方:如果付出的人反而没有得到的人那么幸福,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改名叫诺贝尔慈善基金会。
以上是辩论赛的修改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