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营农场的发展历程、性质和体制改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国营农场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早在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已经在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区设立了国营农场,用于开垦荒地和保障粮食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农场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尤其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达到顶峰,覆盖全国各地。


国营农场的主体部分由国家设立的农垦系统管理,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耕地主要来源于开垦荒地。农垦系统的农场占国营农场总耕地面积的大部分。除了农垦系统,还有农业、畜牧、商业等多个部门和部队建立的国营农场,如国营林场和国营渔场。到80年代初,全国共有7000多个国营农场,包括2093个农垦农场、3870个林场和992个渔场。


国营农场作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投资运营,土地、资源和设施均属于国家所有。它们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运作,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或银行贷款,产品归国家所有。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国营农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粮食、棉花、橡胶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上。它们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为出口和城市牛奶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农场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对于边疆地区的繁荣和民族团结有着积极作用。


改革初期,国营农场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但1978年后逐步引入自主权扩大、自负盈亏等改革措施,农业经营形式也有所创新。例如,农场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计酬和家庭农场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


以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为例的典型商品谷物农业区,其发展得益于温带季风气候、肥沃土壤、机械化和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热量不足、土地退化和寒潮冻害等挑战。与美国的农场相比,中国的国营农场在专业化水平、科技和劳动生产率上存在差距,但两者在农业地域类型、地广人稀和规模经营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扩展资料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