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贺知章的文化常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1.关于贺知章的文学常识
贺知章 【唐】 察看该作者的所有作品 【作者小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作品评述】 事迹四则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 知名,举进士。

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 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 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 《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

后转太常少卿。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 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 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 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

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 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献, 亚终合于一处。”

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 “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

俄属惠文 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 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 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

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工部尚书陆象 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 “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

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 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 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醉后属词, 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 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 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 乃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 仍令侍养。

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 终,年八十六。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 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 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 养闲,因谈谐而讽谏。

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 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 而长往。

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 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 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 万[一华按:“万”字衍。

]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 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

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中《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

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 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 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 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 累年无功。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 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 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

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 赞赐之。

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

肃宗为太子,知 章迁宾客,授秘书监,而左补阙薛令之兼侍读。时东宫官积年 不迁,令之书壁,望礼之薄,帝见,复题“听自安者”。

令之 即弃官,徒步归乡里。 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 外监”。

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 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 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 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 赐镜湖剡川一曲。

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曾 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

卒,年 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 文词知名,工草隶书。

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迁秘 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 规检。

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 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

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 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

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 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 许之。

重令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 百寮饯送,赐。
2.贺知章介绍详细一些.
骆宾王(约619~687)字观光 李绅(772—846),字公垂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 贾岛(779~843),字浪仙,号无本 张俞字少愚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袁牧,字季真子牛,号求愚 贺知章(659-744),唐诗人。

字季真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高鼎(dǐnɡ),字象一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元稹,(779-831)字微之 王维(699-759),字摩诘,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 刘长卿,字文房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胡令能(?~?) 曾几(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 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 韦应物(737~792)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叶绍翁(?) 张继(?——约779),字懿孙 高适(700—765),字达夫 祖咏(?`?)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字克柔,号板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孟郊 (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 曹植(192~232)字子建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词人。 汉族,字务观,号放翁。
3.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属萧山市)人。

早年迁居山阴。少以文词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等官,因而人称“贺监”。 知章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仙善。

象仙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在京以“清淡兴流”,放达纵诞而为人倾慕。

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

建“一曲亭”自娱。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孩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

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

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

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诗集如下: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磋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麦荷。

答朝士 镇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这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校理还供。 海潮在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马,犹理云外峰。 故乡古无际,明发怀朋从。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分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更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土赐宴赋得谟字 面学会玄览,东堂发圣漠。

天光烛武巴,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援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场点,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唐禅社首乐章 《唐书·乐志》曰:玄宗开元十三年弹社首山余地批乐。

迎神用顺和,皇帝行 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肃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献用寿和,饮福用福和,还宫用 太和,送神用灵具醉以代顺和。 顺和 至能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实,增广陈厥诚。

黄抵授如在,泰折俟威亭。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准各。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叹落远。

的陈长奉明光控,氯工半人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调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田井傍,成通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泰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待戎。 造成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无宰,授律取文华。 胃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族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征传晋苑东。

喜人藉责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徐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雍和 夙夜着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集盛以采,房组斯荐。

推德推馨,尚兹克通。 泰和 恨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利顺其湮。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放穆不已,袁对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洗,执天有禺。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当。 太和 昭昭有唐,天件方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事神配极。 表和 黄抵是低,我其夙夜。

爱畏诚絮,匪逞宁舍。 礼以球玉,荐厥茅籍。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大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批。

袭冕而把,团降在斯。 五吉克各,八变季施。

辑熙肆靖,厥心匪离。
4.贺知章的资料急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1]。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5.我对作者贺知章的了解是
一、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二、为人所熟知的诗作有《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及《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