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表达核心观点提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一、定主题——1句话表明核心观点,让别人秒懂你的想法

起点,也就是观点的开始

终点,搞定人和事,最终解决问题

明确什么是真正的主题—1个主题应该是对所讨论内容你持有的观点或者想法,如何明确表达目的

1、定义:汇报的对象--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到底关心什么?

2、思考:谁在听你说话,你想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二、搭架子——3种经典框架,帮你理清逻辑思路( 2种表达素材,让你的发言更具说服力 )

最常用的素材即: 数据和故事

1、数据要筛选:代表结果的数据往往比较重要;

2、数据要解释:对比、类比和换算

3、数据本身没有意义,你才是意义的缔造者

故事三要素:冲突、行动、结局 。

1、在故事中,主人公遭遇了一个困境,这是冲突;

2、他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这是行动;

3、结局?最后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

三、临时汇报:老板只有三分钟,怎么汇报才能又少又好?

1、汇报进度

2、汇报成果:使用关键数据和故事

3、汇报困难:带着解决方案去汇报,可以采用“解决问题结构”,先说存在的困难,再说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注意,最好提供2个解决方案,让领导做选择题;另外有利弊分析更完美。

4、报困难的表达公式是:问题-原因-解决方案选项-利弊分析

四、回应质疑:遭遇突然提问,怎么回答才能滴水不漏?

最重要的是把握“关键的5秒钟”; 从听到问题到实际回答,中间有一段“关键5秒钟”,运用认可和澄清技巧,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在这5秒钟要做两件事:

1、认可对方的问题;从 认可提问者、认可事实和认可感受 入手。

认可提问者,比如“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其他人或许也有同样的疑问...”或者“感谢你对我们的产品这么关注”;

2、认可提问者提到的事实,你可以再次提到事实或者信息,并评论“正如你提到的...”。

最后,如果你感受到对方提问时带有情绪,你也可以认可对方的感受,说“看得出xx问题让你不太满意...”,接着可以让对方分析更多的信息,释放情绪。澄清对方的问题。即 进一步确认对方问题。

很多时候,对方提问是不准确的,你要通过澄清,进一步挖掘对方的真实提问意图,你可以回应说:“我不确定是不是明白了你的问题,你是说...”或者“你能不能重复一遍问题,更加具体一些呢?”也可以让提问的人给出一个例子,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缩小回答的范围,如“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些问题呢”。

经过认可和澄清,接下来就是回答,回答时,灵活运用高效表达公式= 定主题+搭架子+填素材 ,快速构思一个结构化的表达。

五、 会议发言:跨团队沟通,怎样让对方接受你的方案?

1、为什么跨团队合作和沟通总算这么难呢?

一是各个部门的优先级事项不同;二是各方的理解存在偏差。

2、在跨部门合作的沟通会议中,要如何陈述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这两种偏差,顺利推进合作发生呢?

首先,你要明确一个职场跨团队沟通的原则,那就是 “谁痛谁负责,谁痛谁解决”。 比如临时数据需求严重影响你的工作了,那你必须以负责人的姿态,主动去推进合作,因为别人是没这个动力的。

其次,你需要在会议的一开始就明确陈述你的想法。

提供陈述方案的架子,

为什么,可以讲讲事情的背景和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对方关注

做什么,也就是希望参与的各部门在项目总分别做点什么,需要注意陈述一定要明确,以显示你的确经过了深思熟虑。

有什么好处,这件事对各部门有什么好处。站在对方角度想。

马上行动,拆分出最快能够实现的部分先做。

实际运用:未来各团队数据需求必须通过规定的流程,否则我们不接受需求。我理解大家提出的每个数据需求都很重要,可能关乎到几十万的营收(认可)。

但是临时需求严重扰乱了原本数据需求的处理进度,导致交付时间一次次推迟,影响了那些按流程提需求的部门,也影响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why)。

所以,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业务部门给数据团队提需求的流程和规范”,希望每个部门都组织同事学习,并且严格按照流程走(what)。

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也能为大家提高更多的数据支持,而且,这样能够提升各部门同事全局考虑和项目管理能力(benefit)。

我建议,大家现在先看下这份规范,如果有问题,可以在会上直接和我确认。如果没有问题,我会邮件全公司,就算是一个真实通知了(action)。

后期我也会在公众号——“琼宝的微光”中不定期推送内容,欢迎伙伴们的支持;这也算是送给自己2020年年终礼物,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总结经历,用文字铸就,未来可期,且需坚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