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摆脱物质控制,得到心灵的自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供给越来越丰富。现在一个普通人拥有的物质和条件都要远远的超过古代有的帝王。但是人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幸福,反而觉得自己身处在痛苦之中。

此时我们需要通过断舍离理清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摆脱对物质的依赖。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中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但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以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不是这东西还能是,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时间,最终实现对自己深刻和彻底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居住环境,就连这个人的心里都轻松舒畅了。

二、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并不是教你收拾的方法,而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平时我们把房间整理干净,指的都是整理、整顿、打扫。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个关系中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中,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事物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筛选的过程。

断舍离与整理数收纳数是不一样的。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示美感。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的回归到它应该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够得其所。

三、断舍离从整理头脑开始。

以自我为中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是很多人把主角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物品,“物品还可以用”,于是不肯丢弃。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地打扫。

想一想,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如果你不扔东西,会导致物品四处泛滥。你将花更多的时间收拾和整理他们。

四、从身体开始行动

很多人不愿意打扫和整理物品,觉得太麻烦,经过断舍离你会发现,减少物品会让你不再需要整理和收纳。

开始断舍离最有效的开始方法是聚焦于某一个场所,可以是一间房间也可以是一个抽屉。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地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一切从扔东西开始。先从“怎么看都是垃圾”

的东西下手。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而不是“给你”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比如碗柜,只放五成。装饰性的空间只放一成。

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的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品位。

通过断舍离,我们可以最终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同时利用物品不断的提升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