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 | “痧”的基本概念与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在中医古籍中,“痧”所指一般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痧症,即多发于夏秋两季,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症。如头痛、咳嗽、烦闷、头面肿痛、眩晕胸闷、手足肿痛、身体肿痛、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指甲青黑等等,称之为痧证,又称痧气或痧胀。《痧胀玉衡・卷上》曾论述其发病与症状的关系时说:“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再考察“痧”字来历,可知“痧”是从“沙”字而来,这是由于一些古代医家认为痧症的致病物是所谓“粪土沙秽”之类。如《痧症全书・论痧》说:“古无痧……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至于痧胀的“胀”字,则是由于痧毒可胀塞肠胃、壅阻经络而来。

痧症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如按证候属性可分为热痧、寒痧、阴痧、阳痧等,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暑痧、瘟痧、绞肠痧等。《痧胀玉衡》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比较重视按发病缓急来分类,如分成慢痧、紧痧、急痧之类。

二指麻疹,也即麻疹的别称。《临症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易流行于冬春季节。在《痧胀玉衡》作者郭志邃的家乡,就把麻疹叫作痧子,所以郭氏特地指出说:“麻疹在他方,有名厝子,有名蚤疹,在櫍李则名痧子,而痧胀亦名为痧,不可不辨。”并在书中设立专节加以辨析。

三指痧象。现代中医学所说的“痧”,就是指所谓“痧象”。痧象是经刮拭治疗后,在相应部位皮肤上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如《保健刮痧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明确痧是通过刮拭人体以后,在皮肤上出现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变。其颜色形态为红色栗粒状、丘疹样、大片状潮红高起、紫红色或红色血斑、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

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者出痧较少,且均匀,多为红色;出痧的部位一般多在头面、背部及四肢外侧容易出痧;胸腹及四肢内侧不易出痧,若出痧说明手法偏重。慢性病患者,多伴有紫痧或血包;急性病多为栗粒状,大面积;若为血斑、血包,说明病情较重。另外,通过出痧部位判断健康状况:凡经络线路和穴位区域容易出现痧,提示相应经络所联系的内脏功能病变。

例如在背部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均匀刮拭,心俞穴区出现紫痧或痧斑,则说明心脏功能变化,应提早预防和保健。了解痧象判断康复程度,若出痧散在,颜色浅淡,说明病情较轻,容易康复;若出痧较多,而且点大成块、紫色血包等,说明病情较重,不易康复,需多次刮痧才能有效。若刮痧时,局部立即出现痧迹,宜改为轻手法刮拭,使痧慢慢透发出来,以减轻疼痛,简称“透痧”。还有一些神经肌肉瘫痪之人,刮痧后不易出痧,切不可硬刮、重刮,强求出痧,若多刮几次,痧象自然浮现,说明病情好转,这亦称“透痧”。

参考文献:

1.杨金生,王莹莹等. 刮痧现代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2007,13(2)

2.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上[M]刻本.书业堂,1675(清康熙十四年乙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