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中华人民抗战14年载,我们不愿再来一次让我们民族深陷于水深火热中,但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勇毅前行,开创未来,追溯红色记忆,就是让我们不忘前人之浴血奋战,不忘谁曾经舍小家为大家,不忘那飘扬的旗帜屹立不倒。恰逢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相遇,在这特殊的一历史时期,是时候检验红色基因的传承情况了。

为更好的了解传承情况,我们我说得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调查和分析。我们首先进行的是文献调查法,通过已有的调查对此次调研有了初步的方向,确定了研究方向后,通过去蚌埠市烈士陵园的实地调研,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数据和文献设计问卷,并在线上通过微信、QQ等手段发放问卷。以问卷的样本为依据,对传承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传承情况,我们以此提出了传承建议。

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担当时代使命。在世界局部形势仍就严峻的情况下,传承红色基因是让为了让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有权利,有能力为自己发声。

一、蚌埠革命烈士陵园

       蚌埠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曹山北坡,自然环境幽静,景色怡人,公墓由英烈纪念碑、拜谒绿道、展览馆三大建筑构成,占地面积50亩。 革命先烈纪念碑高15.85米,碑身由花岗石垒砌,又高又大;橱窗陈列展厅总面积达400平米,共四个展览厅,馆内橱窗陈列着辛亥革命至今的各种各样照片、商品及各种各样材料,往前来拜谒的人们叙述着中华人民艰难非凡的改革过程。

二、初到陵园

十二月二十八号这天,我们踏着步伐来到了蚌埠市烈士陵园。这里庄严而肃穆,早上的风温和中带着点冷冽,我们迈着庄严而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蚌埠的烈士陵园。或许是清晨来的缘故,只觉得周边安静,声音在这一刻消失,只留下风声在空中回荡。

说到蚌埠的烈士陵园,总归得先说说蚌埠。暂不谈论古时那兵家交锋,只说在长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蚌埠这里发生了很多战争,这些战争大多都是惨烈而悲壮的,一个个士兵在战争中倒下,一个个故事在人们之间流传。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历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蚌埠的铁路工会在蚌埠铁路机务处在这里成立;蚌埠首个中共地方组织蚌埠特别支部在这里诞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蚌埠更是成为了中共长江淮河特委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更有将军们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像彭雪枫、张爱萍、张震将军这些将军就在此驻守,抗日杀敌,所以蚌埠也是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结束了,迎来的是解放战争,在这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牺牲的士兵更是不少,烈士走后,这里建了遗址,也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烈士在这里安葬,故事在世间流传。这是蚌埠的历史,也是蚌埠人的骄傲。

今天我们来到这个烈士陵园,进入陵园的第一眼,我看到了长长的阶梯以及高处伫立的纪念碑,那仿佛象征着革命先烈们艰难却又伟大的革命一生。阶梯很长,纪念碑很高,我站在阶梯下抬头仰望只能看到高高的碑和晒说的红星,碑上记录的是他们一生的功德,闪闪的红星是他们的信仰,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一生的荣耀。旁边两条路,有一条并不长的阶梯,它通往的是陈列馆,陈列馆门前色彩单调,装饰简单,没有什么过多的值得拿出来说的事物,但正是因为这里单调或者说是朴素,更是让人们想象不到里面陈列的事物究竟是怎么样物件,或许只是朴素的日常出行携带的家伙事,但历史和战争在上面留下深刻而无法言喻的意义;另一条路很长很长,两边都是树,远方也不知道是通往何处,这仿佛是他们走来的路,也是我们前进的路,漫长而坚定,迷茫而确定,未来还有许多未知的事物和危险,但我们和他们都准备好前行了!

三、进入陈列馆

       怀着对先辈的崇敬,望着馆外“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标语。我们一行人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陈列馆。陈列馆一共有三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主题,向无数来参观的人们诉述那段艰难却充满信念的抗战时光。

        展厅开头有一句话“从红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这不就是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吗?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不应该只停留在馆内,更应该停留在我们心里。我们需要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人拼死搏来。展厅里记录着大大小小的战役,里面有许多当时环境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黄土砌成的墙,茅草做的屋顶。无数中国人为守护这样的家园做出的努力。一张张作战的行进图,在没有导航、智能通讯的当时,更是充分展现的先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图上画的路线可能只是寥寥几笔,而落在现实中是需要先烈用脚步一步步丈量出来的中国不可侵犯的大地!

       我们看到先辈们所用的枪支,在岁月的沉淀里,它们不再像在战场上一样热血沸腾;不再像面对敌人时不退缩,发出一声声低吼;不再像配合先烈时奋勇向前,在战场上厮杀。今天的它们静静的躺在馆内,满身的斑驳像是在和我们诉说它的英雄事迹。今天的它们静静的躺在馆内,看着穿着舒服、干净的我们。就像是代替先辈在看着我们发出感慨:“当初的坚持是对的,换来了后代子子孙孙的幸福生活!”旧时先烈们所用的军用背包,简简单单的款式,黄色也已黯淡下去。定睛仔细观察,发现背包上面残破的布料,皱巴巴的背带正是当年战火留下的伤疤。最让人留下印象的是那满墙的“英名录”。令人更加震撼的是标注了“部分”。墙太小,不能将每位先烈的名字展现出来给后人看。墙又太大,仅仅一面墙,就可以展现中国人不容国土被侵犯的坚决态度,每一个名字之后又是一个个的小家。身体力行,抗战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面对敌人不退缩,将生命奉献给国家!

       走出描绘英雄先烈事迹的陈列馆,我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看着今天的国泰明安,不禁想起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四、瞻仰烈士纪念碑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陈列馆,向左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石阶,沿石阶而上,耸立于曹山之巅的纪念碑巍峨雄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高耸的纪念碑,是英魂的伟大,是先烈的无畏。绕碑一周,碑座下的浮雕把我们带入蚌埠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当中。虽然他们已经离去,但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精神却早已深深的融入我们的血脉。

       现在的中国已经变成了革命先烈们终生希望的中国,没有了战火与饥饿,中华民族已经站了起来。新历史使命,担在我们新时代青年人的肩上。虽然我们没有经历前辈们筚路蓝缕;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残酷;没有经历建起中华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壮举。但我们是新一辈的青年,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抗疫下涌出的无数逆行的白衣天使和青年志愿者,并且将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实现解封,是我们在向前辈证明,我们足已有担起民族振兴的能力。

       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我们在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前默哀留念,静静的追思,深深的缅怀,我们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一次次悼念中。虽然我们处在一个生活非常富足的时代,但也应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富足美好生活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五、结束语

       社会实践是将大学生与社会相连接的重要桥梁,在大学校园中获得的理论知识,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才会成为我们心中的真理。历经近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期间主观原因必然不能缺少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这充分证明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客观帮助中,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有幸得到王老师的指导,特别邀请院团委社会实践部郭学长传授经验。非常感谢王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前期准备以及注意事项的帮助,而且指导我们优化了报告目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非常感谢郭学长亲自参与到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传授经验知识。另外,此次活动我们还得到了大量热心同学的帮助,非常感谢他们积极填写问卷,为我们提供了调查资料。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对党史知识有了更深刻直观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里,我们都会积极地了解、宣传相关党史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