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如何做到共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一个人如果知道怎样做到共情,也就能拥有高情商。

什么是共情呢?

当你看到小孩子在地上摔倒、环卫工在烈日下扫地、朋友不幸被车撞倒,内心萌生的痛苦和悲伤,感觉相同的事情好像发生在身上一样,这就是共情。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共情呢,它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方面,共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境遇,它包含的是关心、理解和聆听的艺术,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怀。所以丹尼尔·戈尔曼才说,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如果你的朋友受伤之后,最好的安慰不是言语上的抚慰,而是默默地陪伴和倾听。这其实就是共情对他人的帮助,朋友会觉得你站在他那一边,理解他的痛苦和绝望。

另一方面,共情也能疗愈自身,宽恕过去的自己,让我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大卫曾因生活的压力,患上了慢性抑郁症。有一次,他不小心卷入了一场抢劫案中,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和几个朋友逃到了国外。大卫一个人流亡在外,家里人都很是担心。

于是他的哥哥亚瑟打电话给大卫,劝他向警察自首。大卫很绝望,他说:“如果我要坐牢的话,我会杀了我自己的。”

当时的亚瑟还是个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共情,只觉得弟弟说出这样的话自私且幼稚,便没太放在心上,有些生气地挂掉了电话。没曾想,第二天他就接到了大卫自杀的消息。因为大卫觉得,所有人都和他站在了对立面。为此,亚瑟一直很愧疚,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弟弟。

但当亚瑟关注到共情之后,他学会了原谅自己。虽然他当时做错了,但现在了解了共情的力量,可以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做出那样。

如何做到共情?

既然共情那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掌握共情的技巧呢?

共情始于理解,但共情不仅仅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更需要我们做的是,提出问题,深入挖掘答案。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使用开放式的问题。

我们面对问题时,经常不自觉的就会采用封闭式的问题。但它往往隐含着权力的博弈和某些偏见。回答问题的人可能会去思考,我到底应该给出顺从性的答复,还是反对性的答复。给出答复之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很多问题并不是只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比如你问对方,你觉得自己做错了吗?要么回答我错了,要么回答我没有。这样的沟通环境,很难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倒不如换成这样的问法: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做法的?

类似的开放式问题,才是真正地在表达共情,传达出你对他人看法的尊重,是真心地想要了解他的看法。

第二个原则,是放缓节奏。

在快节奏的谈话语境下,很容易让人紧张,情绪激动。心理学研究者罗伯特·W·利文森发现,在生理唤醒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会伴随着感知焦点的收窄。

比如在愤怒或恐惧的情况下,其他的细微情绪就会被我们忽略,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被眼前激烈的情绪所吸引。

而舒缓的节奏,可以让情绪在深思后有所缓和,表达出来的想法,也就更加真实客观。

假如你的妈妈向你抱怨今天出门被人踩了一脚,对方还不肯道歉,这时她肯定在气头上,很容易把事情夸张化,你也不想受到妈妈的情绪攻击。这时,你可以试试让你妈妈慢慢说,先安抚她的情绪。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共情,看到事件的全貌。

第三个原则是,不能匆忙做出评判。

我们的脑子有一大爱好,喜欢给人定标签,比如他是一个容易着急的人,所以经常会发脾气。一旦遇到什么事,我们就会想到这一点,然后做出判断:他可能会生气。

简单来说,就是思维定势,用过去的标准给行为作出总结。

而这种思维定势,有时会带着些偏见。共情,应该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或特定的事件上,避免做出主观性论断,比如“我相信你肯定很生气”“你是嫉妒了吧”“你缺乏安全感”“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做”,你可以试试询问对方的看法,比如“我看你刚才似乎有点激动,请问是什么原因呢”,促使他去反思自我,说出更真实的想法,慢慢地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

最后,设定边界。

很多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都喜欢说:“类似的事情,我也经历过,我能理解你的情绪。”

或许当对方知道,世界上还有人和我经历着同样的事情时,能够得到一些安慰,但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同时,这种自我暴露,还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只有设定边界,保持自己在事件中的抽离状态,才能给对方更客观的回应,让共情发挥作用。

比如当你朋友失恋之后,有些人为了安慰朋友,可能会讲述自己失恋的经历。接着,你可能会发现话题已经跑偏,真正的关注点从你朋友身上落到了你的身上。你朋友只会觉得,他在听你讲故事,心里不会有任何的安慰。

实际上,真正的信任源于共情的互动,对他人境遇的深切关注。一旦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就等于模糊了重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