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25本书,写了8万字,关于家庭教育明白了核心三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通过21天听了25本书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写了8万字,总结出3个核心干货,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指正。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要遵行温柔而坚定的养育原则;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最后,父母要尽可能的孩子的事让他自己来。

耳熟能详的“温柔而坚定”,出自于“正面管教”家庭教育体系,风靡全球三十多年,很值得我们家长借鉴。

不论我们对待孩子、对待夫妻、对待家人、同事和朋友,对待我们身边所有发生的任何事,我们都要秉持“温柔而坚定”,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和谐祥和。

想要更好的践行“温柔而坚定”的养育原则,就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正确的选择亲子关系,比正确的育儿技巧更重要。然而,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与被爱,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便是家庭教育贯彻的前提。

与无条件养育相对的是有条件的养育,即给予孩子是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得满足我爱你的条件,即你的行为要满足我的要求,否则我不爱你。而无条件的爱,“只单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因为你这个人本身,我就爱你,你不需要做到什么事情,满足什么条件”。有条件的爱取决于孩子做了什么,无条件的爱取决于孩子是谁。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记住,孩子也是人,他有情感世界,他也需要被尊重。孩子他不是很我们的物品、玩物之类的,我们不能对其横加指责、随便发泄情绪。孩子的内心很敏感,你对他的一点一滴,他都耳聋目染,铭记于心,不知不觉,他就会模仿你对待他人的方式。所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尝试把孩子当成你的好朋友对待,试想一下看到“好朋友摔了一跤,你跟他,没事,快点起来”,他会又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好朋友吃饭漏掉食物,你会唠叨个没完没了吗?”。或者,换成你朋友这样说你,你会怎么样。我想你会离这朋友能多远就多远,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对吧。

还在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的家长们,你们反思一下,孩子是不是离你们越来越远了。如果,家长真以这种方式跟孩子交流,说明你就压根就没把孩子当人看,你对任何人(亲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不曾这样冷漠无情过吧。那以为什么能对你的孩子下的手呢?

当你把孩子当成好朋友,“当他摔倒了,你是不是会去扶一把,并担心他是否受伤,再加入安慰和叮嘱”;“当好朋友吃饭漏个不停,你是不是很开心地给他一些建议,并示范给他看如何吃才不至于漏着不停”。把孩子当成你的好朋友对待,你不是少了很多烦恼,与子同时多出很多欢乐时光,生活变得越来越和谐。如果是这样,何不现在就尝试呢?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不知道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站在“好朋友”的角度耐心的去指导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那么,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以及情绪失控,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协助孩子管理好情绪。

现在,我们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培养孩子各种知识能力,比如学习、舞蹈、绘画等等各种能力,好一点的关心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等,但很少见有的父母关心怎样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而到我们成年后,我们又会发现,决定你成就大小的,不是你的知识能力,甚至性格习惯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人际关系,而好的人际关系最需要的是你的情绪管理能力。

而当今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人人都像揣着一个火药桶,稍有摩擦,便被点燃。

2018年10月,在重庆发生了因为乘客和驾驶员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坠江13人死亡的惨剧,起因是因为一名女乘客 发现坐过站,要求下车,结果发生争执以至于后面殴打司机头部抢夺方向盘,最终导致了坠江。

2016年7月23日15时,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年轻男女在车内发生口角,女子突然下车去拽男司机的车门,结果被蹿出来的老虎叼走。其母看到年轻女子被叼走,立刻下车营救,被另外一只老虎当场咬死并拖走,造成1死1伤。

2017年2月18日中午,在武汉某面馆发生了一桩令人震撼的杀人惨案,面馆老板姚某被食客胡某砍杀,起因是胡某吃完面后,姚某要收5元钱,而胡某发现店里的招牌上写着“热干面4元”,并被姚某反讥“吃不起别吃”,发生了激烈的口角。紧接着,两人发生肢体冲撞,随后胡某拿起菜刀砍了姚某。

一件件血淋淋的惨剧摆在我们面前,起因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因为不能控制情绪,最终造成了惨剧。

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情绪管理都重要性。父母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两个步骤:

孩子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教孩子的准确的表达方式。如孩子的笑是源于开心、得意、兴奋这类,如孩子哭是源于生气、悲伤、恐惧等等,产生这些情绪的前因后果。

当孩子闹着不停地打你玩的的时候,家长不是嘻嘻哈哈的纵容他打,而是可以以相等的力度也打他,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觉,然后通过“正面管教”,温柔而坚定地制止孩子打人,让他明白打人是不对的,他需要尽快纠正这种行为。

我们不能指望父母天天大吼大叫,而让孩子控制情绪,这既不公平,也不现实。所以,父母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要以身作则,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

父母要告诉孩子,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们是我们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需要接纳它们,控制它们,而不是受它们控制。

当孩子明白了什么感受是哪种情绪后,我们便要引导孩子什么情绪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控制。

别看情绪的种类很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需要控制的情绪主要是生气、害怕、伤心这三种情绪。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找出适合孩子控制情绪的方式。

以生气为例,先认同他的感受,我们再问孩子”当你生气时,你想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尽快让你心情平静下来“,”你希望我们怎么做“。最后确认适合孩子生气控制的方式。

质询情绪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孩子关注自我的过程,看清自己的内心需要,是一次心灵的成长过程。

下次当孩子生气时,我们便可以提醒孩子用我们设计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逃避,而应该教孩子正确面对情绪。

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

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助在充满关爱和支持的氛围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让他们从小自己的事自己来,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一个人实现自立,这里只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比如在幼儿时期,如果孩子具备了自己吃饭、穿衣的能力,父母尽量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而不是看孩子吃的掉的一地而执意去喂他,开始衣服穿得不整齐、穿反了,就立马代劳。青少年时期,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承担一些家务,即洗自己的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我们始终要明白“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错到对的”,谁也不是天生会一项技能的,想想我们自己尝试一项新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通过反复试错才得以熟练的。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一做事情做就做成的时候,你已经是不把他当人看了,而且还阻碍了他的发展。

那么孩子在愿意去尝试探索各项新生事物的时候,会遇到各种的失败与挫折,作为父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激发孩子的自信,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自信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评估的基础上,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个自信的人,勇于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和挑战,就算失败也是越挫越勇。

01、指出优点。不要忽略他的任何优点,哪怕是今天帮你拿了杯子,倒了水,也不要忘记可以在家中找一个醒目的地方,挂一块小黑板,记录下孩子的优点,所做的一些小事。

02、在其他人面前,特别是在众人面前,绝不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就算有不好的地方也千万不要说出来,这会让孩子很没面子,甚至要赞扬孩子的一些小优点。

03、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理性冷静对待,虽然很难,不过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孩子沟通为主。如果大人一直强迫她或者大吼大叫,到头来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孩子和你对着干。

04、不以奖励交换为条件,比如说承诺孩子表现好或者拿高分就给他买一些什么东西,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要自己负责,这样做反而会起反作用,以为学习只是大人的一种交易。

05、让孩子做真实的自我,实事求是,比如见到长辈朋友孩子不愿意叫叔叔、阿姨的时候不要强迫。如果他看到了自己慢慢会学会,而不是必须要求他说一些违心的话。

而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让孩子成为自己“儿童世界”的国王。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扮演孩子的“协助者”,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心理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为孩子提供适当、适时的协助与指导;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通过激励,让孩子不断找到自信,让他们潜能得到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