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为什么会有叛逆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作为很多年前高中班主任老师其实很不认同叛逆心理只存在中学生青少年这个阶段,大家早知道幼烟婴时期孩子都有叛逆迹象,以及结婚后的男人也是有叛逆现象;我不知道那位大师发明了这个专业词:李老师青少年教育摸爬滚打十多年,就从心理和教育两个角度来说阐述: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 健康 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受外界和家庭的影响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叛逆心理,但只要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清事物的本质,加以和孩子良好的沟通,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孩子从叛逆的心理里面认识到很多事情的本质.相信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一块努力,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孩子之所以叛逆心理跟家长有很大关系!

当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他们会遇到很多常见的困难。原因是许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都有一些不好的心态。湖南专门教育学校研究表明以下情况往往是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

1、命令、指挥支配、警告威胁

       许多父母为了迅速实现对孩子的管教的期望,经常命令他们的孩子按照父母的权威行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听他们自己的话而自鸣得意。父母说孩子不敢却不知道,孩子可能已经悄悄地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秘密的道路,以逃避父母的权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没达到自己的期待而动怒,斥责孩子,父母宣泄怒气的无心话语,会让孩子感觉更大的挫折,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上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2、宣泄委屈

       父母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孩子身上:“我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我怎么就生下你这么个没用的孩子呢?“孩子们将同时承受自己和父母的压力。如果他们无法忍受,有一天会爆发,他们会更加无法控制。

3、盘问、审问

       对孩子怀有偏见或敌意。因为担心而脱口而出的盘问往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心目中的负面形象,因而感觉受挫,进而放弃与父母沟通的想法。

这就是李老师中学生叛逆观点,不对之处还望更正!

中学生很少会为了叛逆而叛逆。当他们认为父母的意见是合理的时候,他们也会愿意接受父母的规劝。但面对个人的问题,他们很少会接受父母的观点。换句话说,中学生会将父母制定的规矩进行分类,即他们认为父母有权利制定的规矩(比如,让父母知道他们出去玩的时候会在什么时间回家),和他们认为超出权限的规矩(比如,保持卧室整洁)。

遇到事情,父母经常用对错来作出判断,有时候是道德层面上的,有时候是风俗和习惯上的。与之相反,同样的问题,中学生的判断只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比如,一位不满意女儿穿着的妈妈会说,“别人不会穿成那样去学校。”女儿也许会回答道,“也许只是你不会这样穿而已,我偏要这么穿。”

很多人认为中学生和成年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其实并非如此。中学生和父母对于努力工作、教育、以及良好的性格的重要性,态度上惊人地相似。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学生和父母有共同的 社会 和文化背景,这些都是组成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元素。

尽管在核心价值观上,一代人和另一代人并没有鸿沟,但在个人品位、穿着、对音乐的偏好、休闲方式上,中学生和父母之间有很大的代沟,因为这些东西与核心价值观不同,他们会随着流行 时尚 的改变和改变。在这些事情上跟父母相比,中学生更容易被同龄人影响,结果两代人的观念差异越来越大。因为年轻人和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中学生的喜好大部分都是在家庭之外形成的。

当父母尝试管理孩子认为是个人选择性的事情时,这些中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父母控制过度。因为青春期早期是孩子们论证能力逐渐发展的时期,个人理解家庭规矩和规则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需要记住的是,青春期是一段家庭关系和日常交流发生改变,而且进行重组的时期。有时候不是中学生叛逆,而是作为中学生的父母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而孩子们的观念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重组中。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们应该对中学生们所谓的“叛逆”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正在逐渐长大成人的表现。

最后,换一个角度讲,所谓的“叛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父母眼中所谓的“叛逆”行为,在中学生眼中可能只是一种正常的行为表现。这种两代人看问题的差距,来自于他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在青少年开始逐渐系统性地考虑未来,并奋勇向前时,他们的父母却感到改变生活的可能性开始变小。不难想象,怀着天真乐观心态的中学生,肯定会和他们已经脚踏实地,信奉实用主义的父母发生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