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摘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这本书在手中近半个月了,我们的“共度一本书”,被我耽搁着,近日才翻开,读了温庭筠部分,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精彩剖析,不由得耳目一新之感。现摘录一二。)

1.这些阐释学家说,虽然尽量要追寻作者的原意,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完全的撇弃了自我,用存粹的客观来追寻作者的原意,因为我们追寻的人都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每一个人的性格、感情都不同,因此我们读一首诗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2.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有比兴的做法。比的作用是由心及物,兴的作用是由物及心。西方现象学说人的主体意识接触了客观的现象以后,产生了一种意识活动的作用。人生的一切,不仅是诗歌的创作,你的日常生活的一切感受,都是这两种作用,就是你内心的意识与外物的现象交相感应的结果,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

3.任何艺术品,都要透过一个读者,一个观赏者,才能够给它一个美学的价值。它才不只是一个艺术的成品,而是一个美学的客体,是一个有美感价值和意义的一个美学客体,所以一切作品,一定要透过读者的解释和欣赏,它的美学价值才可以成立。

4.诗歌是奇妙的东西,是一个活的东西,诗歌是带有生命的东西。我们不要用那些条条框框把它卡死了,把它扼杀了,不要这样做!我们要认识诗歌本身所带着的生生不已的千百年任然使我们感动的生命。

5.“慷慨歌燕市,沦亡有泪痕。”(叶嘉莹)

6.诗歌是活泼的,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生命还不是它是这样的生命就只是这样的生命,不是,它是可以一生二,二生三的,是可以生生不已,产生丰富联想的生命。所以,诗歌是一种兴,带着强大感发的力量的,是能够呼唤起你心灵深处很多美好的和高尚的意趣的,是生生不已的。

7.温庭筠《菩萨蛮》:

之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褥,双双金鹧鸪。

之二: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的词,个人特色鲜明。一是使用语言符号,用感官印象语言,唯美、感性。二是语言符号中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联想丰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