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喜欢评判他人?有什么心理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想起评判的话语,你们会想起些什么呢?小时候,家长可能会怪自己说:你太不听话了。(批评)与人交际相处时,对方可能会对你说:你太自私了(指责),自己的对象在生气的时候,可以会对你说:你是一个混蛋。(辱骂)。工作不顺利时,你的上司可能会对你说:你是一个不够上进的人(归类),学生时代,老师可能会对自己说:你看看某某学习的那么好,你怎么就学不好呢?(对比)背地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人很小气。(评论)

其实批评、指责、辱骂、归类、对比和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他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言语将一个人身上的特点分成了好的或者坏的,对的或者错的,正常或者不正常,聪明或者愚蠢,等等。而往往每个人自己的评判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而这样的标准更多的时候是利己的,而不是客观的,所以面对他人的评判我们总是很容易受伤。

众多评判他人的方式中,最常见的是指责。正常情况下,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指责时,我们会有4种反应:

1.指责自己,面对他人的指责时,如果自己会指责自己,那么自己就要小心喽。自己容易把他人的标准套用在自己的身上,那么往往自己本身的价值感是很低的,自己对于自己来说是比较卑微了,自己很在意起他人的眼光。别人指责自己,别人说自己不好,自己就真的感觉自己不好了,表明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自己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评价才能够了解自己。但是过度的依赖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自己就等同于让自己为了别人而活了,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是一个“好人”,所以当别人说自己不好的时候,自己会很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类似于为了别人而努力一样。这样一方面自己很容易被利用,另一方面自己没法拥有自己真正的生活,可能也没法真正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指责他人,面对他人的指责时,有些人会直接反过来去指责对方,类似于一只处于精神紧绷的猫咪,你碰它一下,它就炸毛了一样。比如伴侣指责你:你太自私了,因为······;而你可能会直接反驳着说:你才自私呢,你全家都自私,你······。而这样行为的背后,是一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来保护自己,而内心越是脆弱的人,自我保护意识就越强,因为自己会更加的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而自我保护意识的常见防御机制,就是反向攻击,你指责我的不好,那我就指责你的不是,逼对方就范,不能够让自己受欺负。这样的反应或许可以让自己之后不容易再次的受到他人的指责,但是也容易直接让周围的人离自己越来越远,对方指责自己的不好,说话方式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只是如果自己直接反击对方,那么对方以后可能就直接不和自己说话了,而对于有一些情侣来说,可能会直接导致分手。

3.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面对他人的指责时,自己会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是内心强大的人化解矛盾的基本处理方式。比如伴侣指责自己很自私,那么自己会了解下,对于伴侣说自己自私,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感觉自己挺委屈的,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自私。然后了解下自己的需求:希望对方能够客观的看待我,不要给自己贴一个“自私”的标签。然后自己就可以和对方说:你说我自私,我不太理解你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只是我觉得我很委屈,我好像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引导着去解决问题,同时先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更好的让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之后,自己就不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主导了。

4.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面对他人的指责,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就可以尝试去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了,也就是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比如:对方之所以会指责自己自私的原因是某件事情自己觉得做得没有问题,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他会觉得受伤,所以很生气,所以来指责自己很自私。自己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表达自己的需求:想要了解对方之所以会这么说的原因。这样自己很大概率上就能够了解到对方之所以会指责自己的原因了,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了。比如表达:我明白你之所以会说我自私的原因了,我当时会那么做的原因是······,可能确实没有照顾好你的感受,让你觉得难过了,是我的不对,相信我之后会做的更好,也能够更好的照顾你的情绪;如果下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我希望你可以直接和我说下你的感受呢,我会好好的和你沟通,如果是我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那我也会道歉的;不然你直接指责我的不是,我心里也会很委屈的,好不好?通过这样的表达,一方面可以化解一次彼此的矛盾,其次也可以引导着对方正确的表达事实和感受,减少评判,减少指责。也就是说,面对他人对于自己的评判时,首先要尽量的控制自己,不要去攻击自己,也不要攻击对方;其次,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带着走,不让自己在冲动的情绪下去处理事情;最后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去照顾好对方的情绪和需求的同时,引导对方来满足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以达到消除评判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