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人生的困惑和精神的苦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我最是苦恼的时候,去读了《尼采读本》,刚好是周国平先生的译本。也许是有意,或许是眼缘,后来在图书馆层层书架,累累书本中看到了周国平的名字。周国平说,某位文人或作品只会陪你走过一段岁月,就像你一生中遇到的某位朋友。而我的一段岁月是周国平的作品陪我走过的。

认识自己实在是个难题。我时而觉得自己自信,时而又自卑;性情凉薄得不顾亲情友情,同时又有一颗时刻为陌生的人和土地流泪的柔软的心;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又无法不顾旁人的眼光......每每发现了自己新的一面之后,反而愈发觉得摸不透自己,不认识自我了。我以为世上只我一人如此这般矛盾,如此这般时时刻刻撕裂自己。

周国平这样写:“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做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

他写的是他自己,而我觉得分明写的是我。只是我一直羞于表达,不善言辞,无法用笔头厘清这心里的感受,那是我心里“已经存在但沉睡着尚未苏醒的东西”。当下的我,就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读到好书之后的感想,希望觉得这位作者是我的朋友,而我有他的联系方式,我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

什么是好书?读什么书?这是许多人的疑问。有时候我会专门挑世界名著,“流行”书来读;有时候我会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一看书名,序言,出版社,封面设计等等,认为还可一读的,就借回去阅读。不管是名著还是无名书籍,总有一些不如意的。有的文学作品,虽享誉古今,我读起来却觉得无味,要不是太冗长罗嗦,就是晦涩难懂;或者就是铺陈乏味,情节平庸。每每这时,我都硬着头皮读下去。一是因为这本书能流传至今,总有可取之处;再者就是想到,如果哪一天跟别人聊起读书来,要是被人发现你竟连这样的名著都没有读过,还能自称爱读书的嘛。

现在想来,硬着头皮读书实在是可笑。一来,如果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没有去抗争的激情,没有感受到任何精神上的“愉悦”,不妨放下手中的书,那并不可耻。“无论一本著作那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二来,读书应该是兴趣爱好,而不该与名誉,权力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挂钩。一本书对自我的价值的最终评价者是我们自己。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周国平认为应该以“愉悦”为基本标准。如果读书变成了任务,带着痛苦,那么就不算真正的读书。当你读完一本书,你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甭管写的是不相干的,那就说明这本书你读进去了,读懂了,读到了自己。

这个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性情不一样,思想维度不一样,读书的品味自是不同。同一本书对读者的影响也是差别甚大。所以,我们根本无需为了跟上潮流而去读书,也无需为了没有读过某部著作而不安。世界上的书籍千千万,穷尽一生我们都无法一一读完,但是我们不应该丢弃读书的癖好。那些读过的书,会慢慢影响我们,才有了我们经历的万千世界和沉淀的岁月。

为什么写?小时候写日记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心中有太多的话想说,又不想对外人言,所以写;因为想记住那些人和事,所以写;因为脑海里有许多想不明白的东西,所以写。而后来,希望能在死后留下点什么,不至于在这世上完全消失,所以写。对死亡的恐惧,迫使我如儒生那样“以立言为不死,是故著书垂训”。

周国平的大部分文章是“为了疗治自己的人生困惑和精神苦恼而写”。再想想自己,死亡的恐惧是一方面,人生还有其他的困惑和苦恼。这才是我写作的原因,也应该是这样。有了真实的感受,就忍不住诉诸文字,用质朴简单的文字记录点点滴滴。

“我所说出写出的东西只是思考的产物,而一切思考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逃避,从最个别的逃向最一般的,从命运逃向生活,从沉默的深渊逃向语言的岸。” 读书和写作不一定能帮助我们答疑解惑,逃避恐惧,但我们不能停止思考,所以我们需要读书,需要用文字来记录思考的产物。

不仅阅读的时候,写作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也仅仅是自己,或许还有上帝。不是为了谁而写,更不是为了名和利而写,写的是自己,自己的世界。

我一直思考死亡,至今仍没消除对死的恐惧,不是恐惧死亡的痛苦,而是恐惧死后的虚无。这种虚无的感觉,周国平也感受过。同样是在夜深人静之时,突然堕入虚无,感觉自己要消失了,灵魂和身体分离了。他说,“自我意识太强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克服对死的恐惧的,他只能努力使自己习惯于这种恐惧,即消除对恐惧的恐惧。”

人是必死的,这是事实。“正视生之必死的事实,放下不死的幻想”。是啊,我明白人终有一死,却总是不愿相信,不愿承认,还在幻想着如何能不死。我在恐惧中渡过了很长一段岁月,还没有活出自己真性情的人生。明白这个道理,直面死亡的恐惧,习惯它,承认它;而后竭尽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快快活活地在人间走一遭,也就不枉此生。

活着的时候不必执着于虚无,死后更不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