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为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科技公司去开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7

导语:CNN网站近日撰文称,2016年成为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转折年,为这项技术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无人驾驶:2016是无人车转折年。。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说美国总统大选是今年的最大新闻,相信所有美国人都不会有异议。

  但与此同时,无人驾驶汽车也开始步入正轨。科技企业和创业公司都在争相开发这项技术。就连通常站在幕后的政府也纷纷介入其中。

  无人驾驶行业吸引的大量资金、人才和时间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将在何时走入主流,目前的观点尚未统一。但要不了多久,这就有可能成为全年最大的新闻。

  2016年伊始,通用汽车就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无人驾驶技术创业公司Cruise Automation。今年8月,Uber又花费6.8亿美元收购了刚刚成立8个月的无人驾驶卡车创业公司Otto。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无人驾驶:2016是无人车转折年。。

  今年秋天,甚至发生了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并购——高通斥资39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这笔收购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高通需要进军无人驾驶汽车芯片市场。

  无人驾驶芯片领域还出现了其他令人振奋的现象。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零件供应商,英伟达股价在2016年上涨两倍多。行业巨头英特尔也在11月表示,将向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投资2.5亿美元,包括开发车用芯片和车用软件。

  除了大笔资金投入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出现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重要新闻。很多企业甚至开始邀请普通人试乘无人驾驶汽车。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无人驾驶:2016是无人车转折年。。

Uber无人驾驶试验车

  Uber今年秋天就开始让匹兹堡和旧金山的客户乘坐无人驾驶沃尔沃专车。波士顿创业公司NuTonomy也开始在新加坡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但这些汽车都配备了人类驾驶员,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夺过车辆控制权。

  但最大胆的举措或许还是来自特斯拉。该公司今年10月宣布,其所有车型都将配备全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今后只需开发软件即可。

  这项战略帮助特斯拉收集了车辆数据,之后便可用于训练无人驾驶汽车。没有任何一家业内企业能在这方面与特斯拉媲美。

  同样是在今年,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拥抱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今年5月,通用汽车宣布将与Lyft共同测试无人驾驶出租车。福特也表示将在2021年部署自己的无人驾驶专车服务。

  一直走在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前沿的谷歌则将测试城市增加到4个。今年12月,该公司还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剥离为独立公司Waymo,并归于母公司Alphabet旗下。该公司的汽车2016年自动行驶了100多万英里。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无人驾驶:2016是无人车转折年。。

  整个行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政府是否会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美国联邦政府今年9月对无人驾驶汽车表达了热情欢迎,并出台了无人驾驶汽车指导方案。阿联酋则更进一步,呼吁当地25%的居民在2030年之前使用无人驾驶。

  目前还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如此重视无人驾驶汽车,毕竟这有可能威胁许多美国工人阶级的工作。

  Uber就是否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在当地医院运营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问题,与加州主管部门爆发冲突。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可能因此对Uber采取法律行动。当然,如果Uber申请许可,并与政府分享安全数据,就不会碰到任何麻烦。

  尽管偶有冲突发生,但监管者整体而言还是支持无人驾驶技术。但关键问题仍未解决:美国人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无人驾驶汽车?今年春天的一项调查发现,3/4的美国人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

  Uber等公司已经开始让乘客短期乘坐无人驾驶汽车,此举有望逐步缓解公众焦虑。今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放弃汽车钥匙?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书聿)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无人驾驶:2016是无人车转折年。。

第2个回答  2017-12-27

在人们的印象里,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还只是某些公司和尖端科研实验室的内部项目。它们看起来很酷,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出现在生活中。

然而,它的进展其实比人们想象的快: Google 早就在加州和美国其他几个州取得了自动驾驶上路的许可;特斯拉已经交车的 Model S、X 系列中也已经上线了实际可用的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可以在高速公路环境下把方向盘和油门制动交给计算机和传感器接管。

别以为只有 Google、特斯拉这样具有科技和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才会钻研自动驾驶技术。通用汽车、宝马、福特等一众“传统”汽车公司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当然,它们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因而大都选择了跟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交换资源。

我们整理了一个列表,对各大押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进行了盘点,你会发现,原来整个汽车工业都认准了,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汽车将会在未来正式接管道路。

“传统”汽车生产商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的汽车之城,密歇根州底特律。通用汽车旗下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和 GMC 四大本土品牌,以及欧宝、五菱等其他小品牌。

通用汽车在今年以 10 亿美元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 Cruise Automation,此前还斥资 5 亿美元购买了手机叫车软件公司 Lyft 9% 股份。通用汽车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等美国科研单位有合作,也在硅谷 Palo Alto 设立了前沿科技实验室,启动了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

就在最近,通用汽车宣布将和 Lyft 合作,争取在一年内上路实测自动驾驶电动专车--不是一两辆,而是一个专车编队。通用汽车计划在雪佛兰推出的电动汽车 Bolt 基础上进行改装,设计并等产出这个计划所使用自动驾驶电动专车。目前,通用汽车和 Lyft 还没有正式宣布其他的细节,但就华尔街日报报道,它们会在一个尚未揭晓的美国城市进行测试,而当地的用户在叫车的时候,将有机会选择是否乘坐自动驾驶的专车。

克莱斯勒 Pacifica。

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是世界上知名的汽车制造商,由意大利的菲亚特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在2014年并购组合而成。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拥有菲亚特、法拉利、克莱斯勒、道奇、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知名汽车品牌。

菲亚特克莱斯勒与近日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达成了合作,将向后者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提供100辆经过改装的Pacifica 厢式轿车,用于测试 Alphabet 的自动驾驶技术。

福特(Ford)是汽车业界的元老,现在也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福特旗下拥有福特、林肯等汽车品牌。

福特在世界一线的传统汽车公司当中较早确定了自动驾驶发展路线,投入了重金和大量研发力量进行研究,在密歇根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州都进行过上路测试。和其他汽车公司还处在自动驾驶研究初级阶段不同,福特宣称已经在雪地、完全无光的黑夜环境等非最佳环境下完成了自动驾驶的测试,效果比人类驾驶更好。

福特主要采用 Fusion 混合动力轿车进行测试,据称拥有目前汽车工业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汽车编队,多达数十辆。

丰田(Toyota)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雷克萨斯、斯巴鲁等品牌。

丰田是 Google 此前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汽车供应商,为 Google 提供了混动车普锐斯,以及雷克萨斯 RX 等车型。丰田也在去年 10 月设立了自己的自动驾驶研究单位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跟斯坦福、MIT 等美国名校正在进行合作。TRI 的主要技术成员来自美国国防部 DARPA 实验室、Google、Facebook和 MIT 等。

奥迪基于 RS7 改装的自动驾驶汽车

奥迪(Audi)属于德国的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是一家中高端轿车品牌。

2014 年初,奥迪在 CES 上推出过辅助驾驶技术 Traffic Jam Assistant。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交通堵塞时辅助司机驾驶。司机按动方向盘上的 TJA 按钮,当硬件系统探测到周围的车况适合启动自动驾驶状态时(比如适当的车速、无路边行人等),就会在中控屏上提示驾驶员 TJA 系统已激活。

2015 年 6 月 PingWest品玩曾经试乘过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奥迪 A7 汽车。这辆车只有在道路封闭、没有红绿灯、地面标识清晰的路况下才能进入自动驾驶状态,而且时速必须低于 60 公里--说白了,就是只有在城市的环路或者快速路上才可以开启。这属于有限条件下的辅助驾驶,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但仍然算做自动驾驶。奥迪方面透露 2017 年就将在市售的 A8 等高端车型当中加入这种自动驾驶功能。

其他正在研究这种辅助性质,条件有限的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品牌,还包括戴姆勒(奔驰)、吉利(沃尔沃)等等。

Delphi 可能并不是一家十分知名的公司。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这家公司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一线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据雷锋网报道,Delphi 曾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力起动机,第一款嵌入式收音机,第一套车用无线电导航系统。

近年来,Delphi 开始为它的客户,比如奥迪、奔驰等提供自动驾驶外包技术。就像它过去发明的零部件一样,Delphi 生产的自动驾驶模块,将被其他汽车制造商作为标配零件放入到汽车当中。尽管仍然不太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但 Delphi 的重要意义在于,可能未来所有的小轿车,都能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具有自动驾驶的功能。

(其他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相关技术的零件供应商,还包括 Continental(马牌)、博世等。)

互联网、科技公司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

Alphabet是 Google 公司拆分重组之后的母公司,将以前 Google 名目的多项尖端科研项目归到旗下,当中就包括 Google 无人车研发团队。

Google 很早就开始在加州的湾区,包括旧金山城市街道的场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2010 年时 Google 的自动驾驶车队里程数已经超过了 10 万公里。当时他们使用的是市面上销售汽车,进行改装,曾经使用过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普锐斯等车型。

当然,人们对 Google 无人车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这辆:

截至2015 年 11 月,Google 用来测试的各种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跑了 200 万公里。在湾区 Moutain View Google 总部附近的大小街道上,经常能看到顶着一个飞速旋转的“蘑菇”的 Google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身为互联网公司的 Google,在政策法律方面的动作也很激进。它跟福特、Uber 等公司建立了游说机构,在美国各州以及联邦的立法机构中进行游说工作,推动无人/自动驾驶在美国更多地方合法。

特斯拉(Tesla)是被称为“钢铁侠”的著名创业者 Elon Musk 创立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生产的电动汽车,如 Model S、Model X 等,出厂时均已内置了足够自动驾驶的机器视觉传感器和摄像头等,但顾客可以选择是否在购买时或以后激活这一功能--有点像“应用内购买”。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主要应用于两种场景:高速路和拥堵路段。在高速路上,驾驶员长时间看到的是重复的场景,而在拥堵路段,驾驶员频繁踩油门和刹车,容易疲劳。自动驾驶功能可以接管汽车,在这两种情况下节省驾驶员的精力。

最近有人用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开了个大玩笑:一位车主邀请他的母亲驾驶自己的特斯拉,却在高速路上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把70岁的老太太吓了个够呛。

Uber是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的手机叫车软件公司,也是世界上估值最高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之一。

对于 Uber 这样的公司来说,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是营收增长的关键,而无人驾驶将带来很大的帮助。Uber 布局无人驾驶的动作非常大,2015 年 5 月几乎招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院(National Robotics Engineering Center,NREC)所有和无人驾驶有关专家,然后在 NREC 的隔壁租了一个办公室,让这些专家为自己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两栋楼使用同一个停车场。并且,Uber 还在匹兹堡距离 NREC 一英里以外的地方又租下了超大的办公空间,用来修建自己的尖端技术研发总部。

据路透社今年 3 月报道,Uber 正在寻找汽车制造商购买大量(六位数)的汽车用于自动驾驶计划,潜在的购买对象可能是奔驰。

Uber 计划在 2020 年将自动驾驶专车投入到运营当中。然而现在看来,它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Lyft,另一家美国手机叫车软件,以粉色的小胡子作为标志。虽然在美国本土的竞争中已经输给了 Uber,但 Lyft 在自动驾驶上的干劲比 Uber 强得多。前面已经提到,Lyft 和通用汽车合作,打算在一年内就在美国一个尚未揭晓的城市运营自动驾驶的专车服务。

但目前,Lyft 和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计划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有人驾驶的专车业务本身就存在法律监管的盲点--更别提无人驾驶的了。

Mobileye 是一家创立于以色列,现在总部位于荷兰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家公司是业界知名的行车相关机器视觉技术供应商,生产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被世界上多家一线汽车厂商所采用。也算是一家跟 Delphi 差不多的,闷声发财的自动驾驶相关公司。

百度和 Google 一样,也在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

去年年底,百度在北京宣布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跳过智能跟车、车道保持,以及有限条件下的自动驾驶,一上来就要搞完全自动的无人驾驶。该事业部的前身和宝马公司共同研制了一台自动驾驶汽车。在此前的一次测试中,这辆车从百度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郊西二旗的总部出发,在全程均无人工控制和干预的情况下,上五环,开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奥森公园,掉头并最终安全回到了百度。

该部门负责人王劲认为,传统的车企的应对策略太过保守。“汽车公司都是循序渐进的……但 Google 曾经说过,循序渐进是不可能的,一直在跳,怎么可能飞起来呢?”

百度的自动驾驶商用计划是在北京的各个卫星城,比如亦庄、天通苑等这样的大规模居住区,推出自动驾驶公共汽车,来补充公共交通运力。该公司已经和亦庄定下合作意向,这意味着具有百度自动驾驶功能的公交汽车或将首先在亦庄试点运行。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曾对 PingWest品玩表示,百度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自动驾驶计划。三年内商用没问题。

你的汽车是几核的?我的是十二核的!

英伟达(Nvidia),世界上最知名的显卡厂商,从近几年开始将他们在图像处理方面的专长延续到了机器视觉方面,也就成了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之一。2014 年英伟达就加入了Google、奥迪、通用汽车等成立的“开放汽车联盟”当中,作为该组织的芯片供应商。

2016 年 CES 上,英伟达推出了基于 Tegra 芯片的 Drive PX2 自动驾驶平台,拥有十二颗 CPU 核心,搭载了英伟达专门为自动驾驶而研发的深度学习架构 Pascal GPU,采用水冷,计算效能高达 8 TFLOPS,本质上是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约等于 150 台 MacBook Pro,只有一个午餐盒的大小,可以放在你的车后备箱里。”英伟达 CEO 黄仁勋这样介绍,他宣称 Drive PX2 对交通状况的细微感知能力超过真人驾驶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