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考题很接地气:广场舞扰民你要怎么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7-08
广场舞,本是居民日常休闲健身之举,近年却渐成扰民之源。浩大的声势、庞大的队伍、火热的场面,凡此种种,构筑成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噩梦。因不堪其扰,民众奇招频出,泼大粪、泼油漆、鸣猎枪、放藏獒,手段虽粗暴,效果却也明显,但是代价亦同样庞大。在公共场所娱乐健身本是民众之权利,拥有安静环境能够正常休息也是民众之权利,当两种权利相撞,广场舞又该何去何归?此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寻找折中之道。
身为社区工作人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使广场舞走出扰民的困境。
第一,扩建公益健身场地,加强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公益健身场地的紧缺,是广场舞扰民的根源。通过合理规划,扩建社区休闲广场面积,配套社区文化娱乐场所,如社区文化活动室、小型体育室,合理间隔跳舞区与居住区的距离,消除扰民根源。
第二,丰富文娱健身形式,扩充居民休闲渠道。因文娱活动项目单一,民众不得不纷纷选择广场舞这一健身形式,导致广场舞“人多势众”,出现扰民现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健身活动,如踢毽子、柔力球、太极剑等,多渠道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满足居民健身需要的同时适当分流广场舞人群,减少噪声产出量。
第三,订立文明公约,严格规范广场舞活动。广场舞之所以扰民,在于其在不合适的时间之内产生了噪声污染,干扰了民众的日常休息。通过订立社区文明公约,对广场舞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和音量等进行规范,缓解广场舞与民众休息的冲突。例如本社区附近广场舞活动时间可严格规定为上午8点到10点,晚上6点到8点,音量限定在60分贝以下。
第四,引导加强制,双管齐下。开展文明宣讲,鼓励跳舞者自觉保持跳舞音量,维护其他居民休息权利;设立社区巡逻队,配备噪声检测仪,对违反规定者劝说引导,若情节严重,请求公安机关介入处理。
第五,购置无线耳机,使广场舞变成无声舞。通过社区出资,购置无线耳机,鼓励居民尝试静音广场舞,虽少了跳舞气氛,但是实现了跳舞健身与公众休息的双赢,可谓一项创新之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