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主要讲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2

1. 《文言》讲的是什么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 经文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 一共有六十四卦。

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六十四卦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重叠济变而来。

每个卦画都有六行,爻分阴阳,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

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

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文言》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系辞》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必读之篇。

系辞是易传十篇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它是我国古中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全面、系统的说明。

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文中看不到的思想。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

《说卦》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杂卦》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排成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与序卦研究的角度不同。

《序卦传》讲述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实际上,"传"的作者主要是借解说经文来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

2. 文言文到底讲的是什么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对,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3. 文言文私心最主要讲了什么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他的儿子们经常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予以训斥并赶走他们,吏员们的上奏及对国家有利的上奏之事,也一并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他天性质朴诚实,没有文采雕饰,任职以贞洁清白着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也因为这样而受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未接受,每次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心里都无法忘记此事,但始终没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回来后就安然入睡;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没去看望,却整夜难眠。像这样,怎么可以说没有私心呢?"

一是对故人的友情。二是对儿子的亲情。由此可知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样写,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这样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无私、真正的公正廉洁。

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进而以其私心反衬第五伦的情操。

1.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2.语言朴实、发人深省。“岂可谓无私”发人深省,让读者扪心自省。

3.写作借鉴:发人深省的语言,促人自省。如第五伦有“私心”的两件事,使人扪心自问,促使每人都来挖掘自己深处的私心杂念。

4. 古文观止主要讲什么

《古文观止》共分十二卷,选古代散文二百二十二篇,上起东周,下至明末。

《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熟读古文两百篇,等闲可过文言关。”

如果能熟读《古文观止》中的大部分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具有了大量感性知识,并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古文观止》选文是比较全面而有重点的,突出了先秦和唐宋,《古文观止》也有个别失误,如:后人拟作的《李陵答苏武书》,伪托苏洵的《辨奸论》,入选时没有仔细鉴别。

不过作为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古文观止》是值得熟读的。

5. 文言文怎么讲

首先,给大家几分钟或是课前预习课文。这个很重要,要不然学生连读都读不顺,上起课来就会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

上课后,先是齐读课文,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站起来翻译第一段,逐字逐句翻译,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一段翻译过后再问同学么有哪些问题,任何问题,如果同学没有问题,教师可以自己提一两个从段落中得出的有意义的问题,然后请同学回答,既翻译了字词又是让同学们可以从整体掌握。

然后,看那一段有介绍到作者或是人物的,需要介绍时,就打开PPT进行讲解,这个是要看情况的。一般不要直接先介绍背景再讲课文,会显得死板,最好是在每段的提问阶段,适当插入。

这是个简单的两步,不过还是要看具体什么文章才好具体说明怎么做,不管怎么样,教师课前准备很重要。重点字词是那些,那些问题问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都要掌握,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文言文中提到的一些典故或是古代文化等,在20分钟的时候适当提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疲惫中找到一点轻松,也可以吸引回来一些同学的注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