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
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代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有诗云:“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学童
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
桃李
指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说,春种桃李,收获的将是绿萌的凉爽和丰硕的果实;春种蒺藜,不能采其叶,得到的只能是伤人的蒺藜刺。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栽培的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
门下晚生
清代时门生对老师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父亲称为“太老师”,而自称为“门下晚生”以示恭敬。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等是学子们在前辈、老师面前表现谦虚谨慎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