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进行自我修养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07
个人修养的功夫是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功夫,是对自己的品行进行不断锤炼和陶冶的工夫,是一个不断提高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进行道德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追求理想人格。修养一词源出于《孟子》的“修身”“养性”。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就非常注重道德修养,以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发挥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修养理论。这一理论指导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品德做起,只有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儒家认为,通过修身,人不仅能找到为人处世的恰当方法,而且收获了更大的幸福,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经典《大学》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来形容为学和做人,认为人格养成和完善需要类似于加工玉石的切、磋、琢、磨过程。中华先人探索了很多修养方法,在今天,仍闪现着其光辉,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1、立志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很重视“志”,把立志作为修养的第一步。古人所说的志,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志于道(人生的最高真理)、志于仁义、志于成圣成贤(圣人,为理想的最高人格)。儒家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长幼皆应如此。人只要努力从事于道,皆可以成圣成贤,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立志一是志要笃,即意志要坚定,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志要大,志小则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志大则进无止境。
2、为学
古人认为,对于道德修养来说,为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孔子强调,君子可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却不能忘却学习。古人强调要博学,认为博学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从而免于孤陋寡闻之患,并做到博以反约。反约指掌握要领。古人还强调学要与思结合。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而无所得。殆,危险,指终而不能有所得。儒家强调,学者当为己,即是为了在道德上提升自己。
3、存养
存养学说最早出于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的提法。儒家讲的存养指的是保养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品格。存养的方法主要有:
(1)存心养性,即保养善良本性,指保养人的道德意识。孟子把存心养性作为君子的本质特征。孟子所要人存养的心,亦叫良知,认为良知是先天的。孟子强调要保存、养护这一道德意识,不要使之丧失。孟子认为,丧失了道德意识,也就是丧失了人的本心(本性)。他把这一丧失本心的情况叫做“放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问的道理就在于能把丧失了的心重新找回来,这就是存心养性的重要功夫。虽然孟子认为道德良知是先天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提出的道德意识需要保存、养护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存心养性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实际上是外在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
(2)正心诚意,即端正思想认识,培养真诚品格。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古人往往把正心和诚意联系在一起。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十分重视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程颐认为:“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
(3)养气,即养成正气禀性。孟子提出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指气概、气质或禀性,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气质,禀性。养气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保持住这种道德意识。宋以后的儒家们,又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质和变化气质的问题。他们发挥孟子提出的志与气的思想,强调志对气的主导作用和持志的重要。所谓变化气质,也就是要克服气质中的恶,使之纯归于善。而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持志,用志来驾御气,使气质完全符合道德理性。
(4)集义,即持之以恒为善,积善成德。集义是孟子在谈到养气时提出来的一种修养功夫。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朱熹讲:“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积善是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修养上努力坚持,日积月累地提高。这一方法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要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一个人做几件善事并不难,做几件善事并不说明道德品质高尚。人只有坚持不断做善事,坚持绝不做恶事,才能使自己的心性不断改变,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最后成为有大德之人、有圣德之人。
(5)持敬,就是要求有恭敬、敬畏之心。关于持敬的修养思想,孔子既已提出。他提出了“修己以敬”和“行笃敬”的思想。《易传》提出了“敬以直内”(主敬使内心正直)的思想。宋代二程特别提倡主敬、持敬。宋代以后的学者常常把持敬作为一种主要的修养方法。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敬之一字,真对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4、克治
克制与存养相辅相成。存养是培养、保护善的心性,而克治则是努力克服、去除心性中存在的各种恶。宋儒讲“存天理,灭人欲”。如果说存养主要是指“存天理”一类的修养,则克治便主要是“灭人欲”一类的修养。“存天理,灭人欲”是讲要人存养自己内在的天理良心,提高道德自觉,去除各种违背道德、有悖良心的欲念。因此,“存天理,灭人欲”在今天仍有其合理成分。
早在《尚书》中就提出过“克念”的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克己”。宋代以后,把这方面的内容统称为“克治”,主要指改过和克私。总起来说,克制是指经常警惕心中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情感的发生,一旦出现,就要主动加以克服。
克治的关键是克私节欲。克私节欲是我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春秋时老子已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张,孔子讲的克己,无非就是要克除“己私”,即克除心中的私心私欲。孟子也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主张。
克私就是以公克私。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了解的“公”与“私”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古往今来的道德生活无不是以“公”与“私”为轴心展开的。在历史上,公一般指公义,私一般指私利。公义实际上就是反映一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普遍通行的道德准则。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等都极力提倡以公克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
节欲指节制欲望,或称寡欲。儒家思想家们或认为物欲能干扰良心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或认为物欲会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混乱等。因此,他们提出了节欲思想,主张以理或礼来节制情欲,有的甚至提出了无欲、灭欲的思想。他们认为,节欲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己意志的功夫。当然,这些观点中有些过分夸大了物欲的危害性,甚至否定了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望的要求,带有禁欲主义的倾向。但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讲,古人的节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一个物欲太强烈的人,是不会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
5、慎独。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实际上,古人对慎独有不同的解释,如郑玄的“闲居”之说,朱熹的“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五行》传文之使心独自地、不受身体五官影响地发挥其功能等。
在任何情况下自己的所思所行都符合道德要求,是慎独的精微所在。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它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这种方法已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6、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儒家认为,反身内省的方法,乃是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提出“内自省”的观点,曾参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影响深远。孟子提出“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也是指反省自己的言行。《易传》把这种自省的修养称为“修省”。后来的思想家又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责己说,即今天所说的自我批评。总起来说,自省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辩察思想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自省”的修养方法,是儒家们所倡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修养方法,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自省之要在做到反求诸己。中国古人强调反求诸己,意即从自身找原因,主动积极地自我检查,通过不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提醒,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反求诸己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批评、知耻改过的精神状态,是不断扬善祛恶,逐步培养优秀思想品德,树立高尚情操的过程。
7、知耻
耻是指羞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古代儒家将知耻看作勇的表现,认为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到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教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古人强调要“耻其所当耻”,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
8、改过
改过指改正错误与过失。孔子曾多次谈到改过是善的一种体现,认为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过。孔子以颜回为例指出,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不犯过错,而在于有过就改,不要重犯。后来的思想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过的具体方法,如知过、思过、补过、闻过则喜等。可以说 ,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过失的批评,一直是中国古代哲人十分重视的问题。有过错不怕改,知过必改,欢迎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等,不仅是我国传统首先的一个重要的修养方法,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重要美德。
9、力行
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力行即道德践履,是一个人获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品德,成就理想人格,达到道德境界的最基本途径。古人十分重视道德的力行,孔子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和“听其言而观其行”,《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也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审慎地问辩、思考,最后是笃实地实行。古人倡导的力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躬行、笃行。躬行,就是亲身实践之意,笃行是一心一意实行之意。二是慎言慎动。慎言慎动指言语行为要谨慎,勿放纵之意。孔子以“讷于言而敏于行”作为仁人的重要标志,反对言过其实,更反对巧言令色取悦于人。《易传》把谨言行作为事之成败的重要因素。宋明理学更是把言语行为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教导弟子们多在言行上克制。三是事上磨练。事上磨练是力行的重要内容,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很有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教人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才干,磨练意志。孟子认为实际事务甚至痛苦境地的磨练是人担当大任的先决条件。宋明理学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更把事上磨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古代思想家们普遍认为,事上磨练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事上磨练既是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得来,而美德只能通过实践养成。道德修养源于实践,成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炼,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第2个回答  2018-06-07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