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7-28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只是对应科目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其对应科目是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1、会计分录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一般用于应收账款、金融资产的减值,会计分录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预计负债(用于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综【债】)等;

资产减值损失一般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

2、核算对象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核算的对象不同,信用价值损失主要核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比如应收款项类科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账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金融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即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等。

需要注意存货类科目(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对应反应在资产减值损失。

3、转回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核算金融工具的减值,当后期减值因素好转及消失时,可以在计提范围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

信用减值损失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均属于损益类科目,体现在利润表中,影响会计利润。但是税法上对于计提的没有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并不认可,等相关减值损失变为真正的损失时,才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资产减值损失核算的适用第8号准则规定的减值,不得转回,比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对应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期末存货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准予在计提范围内予以转回,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时,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