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批摄影师的这种行为,引众人反思!这种照片最终退出舞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当代摄影人,喜欢寻求新奇的摄影玩法,但你有没有回顾过早期的传统的摄影人。

摄影术是一门学术,从理论研究到职业照相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只是岗位上有所区别。鲁迅对摄影有自己的看法。其在1924年写的“论照相之类”是鲁迅名篇。他对照相的所见所闻在当时要比一般人多,而且鲁迅也会用社会学角度来看待摄影这件事,在名篇中谈论的照相部分,丰富了我国摄影史的内容。

照相术与19世纪30年代末期诞生于西方国家(1839年8月19日,法国发表了“达盖尔摄影术”,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自照相术传入我国以来,反对照相的声音不绝于耳,晚清文人墨客对于照相知识了解甚少,加之愚昧思想作梗,照相这种西洋设备并不被国人所接纳。

1895年之前,在鲁迅幼小的时候,老家浙江绍兴就有了照相馆。在照相馆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从藐视到反对最后到接纳。其中最可笑的原因是害怕被相机“摄走魂魄”,这一点像不像我们面对镜头总有紧张感?原来并不是我们害怕,那个时代的人显然更害怕。

鲁迅谈论照相问题一针见血,写出来为什么之前的人们留下的照片全部都是全身照,而没有半身照。

那时却又确有光顾照相的人们,我也不明白是什么人物,或者运气不好之徒,或者是新党(维新派人物)罢 敢于吃螃蟹的少数人,战战兢兢地接触照相,当年的照相,有全身像,全家福像,后来发展到戏装像,就是没有人照半身像, 只是半身像是大抵避忌的,因为像腰斩。自然,清朝是已经废去腰斩的了,但我们还能在戏文上看见包爷爷的铡包勉(包公的侄儿),一刀两段,何等可怕,则即使是国粹乎,而亦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诚然也以不照为宜。

鲁迅写出了这样一段话,写出了为什么不拍摄半身肖像照,原因与时代背景其实也有关,认为不吉利,非常忌讳。

鲁迅是这样介绍他眼中的照相馆: “一张大茶几,上有帽架,茶碗,水烟袋,花盆,几下一个痰盂,以表明这人的气管枝中有许多痰,总须陆续吐出。人呢,或立或坐,或者手执书卷,或者大襟上挂一个很大的时表,我们倘用放大镜一照,至今还可以知道他当时拍照的时辰,而且那时还不会用镁光,所以不必疑心是夜里。”

鲁迅从小就敏锐的洞察力与记忆力,以至于在43岁的年龄还能将儿时的记忆用文字写出来,甚至还记得当时的拍照时间。通过上文,可以看出鲁迅对“镁光”深有研究,如果你不懂镁光的作用是什么?我相信你一定在电视上看过清朝人拍照的样子,“啪”的一阵闪光和烟雾过后,摄影师就说:“好了”,这就完成了拍照,它的作用是消除面部阴影,让面部受光均匀,就是闪光灯的雏形。

在民国以前,人们对于形体姿态非常讲究,其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能体现出来对身形姿态的讲究。民国以前的照相方式,显得过于拘谨与约束,人们在照相时,会显得比较“呆板”,至少以现在的审美来看是这样的,缺乏生动有趣的动作和形体表现。

民国初期,照相馆的规模不断扩大, 摄影艺术不断被世人所接受,逐渐的流行起来,也慢慢的开始接受新的拍摄方法,例如半身肖像照、(鲁迅经典的肖像就是半身肖像照)人工场景照等,不再是单一的坐像,因为这样的坐姿简直就像是一座雕塑。

鲁迅谈“二次曝光”

二次曝光是利用2张或2张以上的照片进行合成,最终得到一张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作品。

摄影离不开创新。在初期阶段,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文人墨客对这样呆板的作品会感到无趣,甚至唾弃与排斥。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老一辈的摄影师,开始了创新,尝试在底片上进行两次曝光,没想到这样的拍摄手法,风靡一时,得到了全国摄影师的追捧与热爱。

广为流传下来的“求己图”和“二我图”就是利用底片二次曝光进行合成的。

“求己图”是一个人以奴、主不同身份合成在同一照片上,左半张的自己低着头向右跪着,右半张的自己坐着面向左看着账本;

“二我图”是一个人以乞丐、救世主的不同身份合成在同一照片上,左半张的自己跪着手心向上伸向右,右半张的自己坐着手里拿着钱伸向左。鲁迅对于这两种摄影方式发出批判,因为违背了摄影的初衷,摄影本是要记录与承载美好、真实、有趣和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介质,不应该让摄影变成满足病态心理欲望的工具。

在这样正面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也认识到了摄影真正的用意,纷纷弃之不用,大多数摄影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就让“求己图”和“二我图”这两种拍摄手法逐渐退出舞台。

摄影市场模板单一化,鲁迅是这么认为的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之久,每到周末就要出去逛一逛,他在北京琉璃厂注意到了一家照相馆,每次路过都会发现展示照片的橱窗总是会更换不同人物的照片,只有一张从来不换。这张照片是梅兰芳的剧照“天女散花”“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

天女散花

从鲁迅的记载中,看得出他是对这种只模仿外表而缺少神态的照片,相当排斥,没有表现出独立的个性,有其形而无其神。

梅兰芳的剧照在当时是被当作样片的,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婚纱影楼、儿童影楼和 *** 照相馆一样,如果你不会摆姿势,就按照样片拍摄就可以了,模仿外形。

当年的照相的人群都是有从众心理的,都会按照摄影师摆放的样片进行拍摄,缺少创意。在当时最著名的就是上海名伶冯子和坐在短栏杆上,照了一张艺术照,瞬时间就火了,大家都去照相馆模仿这样的姿势,“冯伶坐栏式”的人像美姿被大量摄影师所运用。

总是在模仿,缺乏创新,拍摄出来的照片也是千篇一律,这像什么?像不像现在的影楼,如果两个人拿着同一家的婚纱照对比,除了脸不一样以外,其它全都是一样的。作为摄影师,不能只会模仿,要尝试着去创新,去改变,拍出一些正常又不违反伦理道德的照片,注重表达含义与真实的照片,不能为了利益迎合某些人,这才是我们摄影人的追求。

照片(10)鲁迅(4)照相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