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古诗写作文好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 读古诗词的好处作文

每一位诗人与词人,所作的诗与词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有的豪迈,有的抒情,有的委婉。诗与词,任何一首所蕴含的情或意,都是不相同的。

我记得学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那首《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骆宾王以水为衬托描写了鹅的“毛”与“掌”,体现了鹅的形态。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春的夜雨、花落。

花落无声,而风雨的呼唤又与落花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何尝不是一种禅意。 “醉里挑灯看剑”,“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不仅给人一种身在茫茫草原、蓝天旷野的豪情,更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动在心间。

谁能说辛弃疾非为侠骨,却也在无意之中涌出柔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也可以闲云野鹤看世间百态,品味现世安稳。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或是诗百姓疾苦,喜、怒、哀、乐,无论哪种,都是这位词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与尔同消万古愁”,从记事之初,李白的诗永远让人感到没有忧愁,他的失意也被万丈豪情抹去,给人一种站在巅峰向下俯瞰,芸芸众生的感觉。

李白的诗,就是这种。他的一生或许充满不得志,可他却能把诗挥洒的淋漓尽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是哪一种诗与词,都蕴含着情感与故事,都是文学上的明珠,中国的精粹。

2. 读古诗词的好处作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老一辈革命家如: *** 、董必武、陈毅等无数英雄伟人、仁人志士都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无论是对少年儿童、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大有好处的。

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你想我们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够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是说诗有什么作用?你就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你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你内心有一种平静,你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幽居靡闷”是说,当你一个人幽静地独处,你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你有诗作为伴侣。中国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你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会烦闷。当你的生活出现不幸,当你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你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你的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所以学诗有莫大的好处。”

退休后,我选择了学习古诗词用来作为我的养生之道,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我对诗词才有了自己的感受。我感受到了唐·王勃:“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了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本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是诗词降服了我,使我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使我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才开始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我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3. 作文 唐诗的好处与弊端 议论文800子

上一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疯狂背古诗》,再加上以前买的《三字经》,因为隔了长长的一年,先前背过的都忘了好多,所以这个暑假一放假我又进入了背书的状态。

《疯狂背古诗》我要从头背,前面背过的几乎忘的差不多了,所以必须得从头背。不过以前背过再复习背的快,没念几遍就又想起来了。

背诗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有一首诗的名字叫《秋登兰山寄张五》,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的,很难背,一首诗能顶三首诗那么长。刚开始我读了几遍,背不出来,急了甚至想哭。但我不能认输,一定要攻克这道难关,最终我坚持了下来,背会了。我还总结出一个背书的秘决,使我背得很快。秘决就是“先把你要背的这首诗读一两遍,然后把诗意好好看看,理解理解,再把这首诗读10遍,然后就会背得飞快。”不过前提是必须要用心去记,如果不用心,再好的秘决也不管用。

就这样我一天一天在慢慢进行着背诗计划,现在我又背到150多首了。碰到难背的我就一天少背点儿,碰到好背的我就一天多背几首,妈妈说,不要强迫自己,不要把背诗、背经当作一个担子来挑,要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来做。如果觉得太累,不想学时就痛快的玩,想学时就专心致志的学。要做到玩就玩个痛快,学就学个认真,这样才能有高效率、好成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她非常爱好古诗词,我俩经常做古诗接龙游戏。比如: 我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她紧跟着接一句“小桥流水人家。”我再接“古道西风瘦马,”她再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觉得这种游戏很好,既玩了,又学了,一举两得。

妈妈最喜欢那种有正义感的诗词,比如:“人间自多不平事,善良常悲恶欺世。但等剑锋磨砺出,挑尽邪毒照晴日!”这首诗是清朝的一位名叫陈中的少年在十岁时写的,可见这位少年多么有才、多么有正义感。还有郑板桥写的那首“竹石”也是妈妈最喜欢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不管遇到多么大的磨难,我自巍然不动的坚毅精神。”

我最喜欢的是两首词:一首是元朝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另一首是明朝王磐写的《朝天子·咏喇叭》。这两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好记,妈妈说这可是两首著名的诗词呢。

我现在把背诵诗词、经典当作一种乐趣来享受了呢。妈妈有时问我她想背却不会的诗,我张口就来,妈妈一表扬,我就有很大的满足感。

我希望以后在我的世界里,充满知识。

4. 语文默写的好处600

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宋代学者陈亮云就说过:“童子以记诵为能.”郑板桥在《自叙》中也曾说过:“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可见背诵的重要性. 一、陶冶情操 励志磨心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都是经历历史文化沉淀,久经考验的名篇,诵读、理解、记忆这些诗文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励志磨心.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我国著名作家谢冕就曾说过,欣赏诗歌“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情感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 二、增强理解 改善记忆 在我国古代,学生集中识字以后,就开始诵读经典文章.学生学习主要靠自己在“诵”上下功夫,朝夕吟读,直至背诵,文章读顺口了,文章的大意也就把握了,从而达到无师自通.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么熟读成诵就更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理解了书义,也便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理解能力,对生活自然有了正确的观点、态度. 三、培养语感 提高表达 朱光潜先生的学生回忆先生教育他们要重视背诵时说:“作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散文作品或诗歌,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背诵就是具有这种特殊的功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背诵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朗读背诵的心理活动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它要求眼到、心到、口到、耳到.学生在朗读背诵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就能认真观察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使用语言材料,自然能取得培养语感的功效.因此朗读背诵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甚至背诵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精彩片断,文章的精妙之处自然烂熟于心,语感能力从而得到加强. 四、死记活用 提升写作 人们常常给背诵扣上一个“死记硬背”的罪名.孰不知背诵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幼年的莎士比亚要在天不太亮的时候,就到学校坐在课桌前去,念拉丁文,背拉丁文,也是用强迫记忆这一套.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在谈及语言的学习是说到:“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这样写起文章来当然得心应手.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许多名家之所以能够写出横空巨著与背诵有着莫大的关系.著名作家和学者钱钟书于1933年移居上海,在私立光华大学外文系任讲师,兼任国文教员.当时钱钟书和同事顾献梁住在一个房间,顾献梁正在读着一本外国文学批评史,钱钟书说:“我读过这本书,不知现在还记不记得.你随便抽几段考考我.”顾献梁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特意找了几段比较难的段落读了个开头,让钱钟书接着背诵.结果是每一段落钱钟书都能流利地背出来.还有刚刚过世的巴金先生,他10岁的时候就可以将《古文观止》里的200多篇文章背诵下来.几十年过去了,他在晚年的时候说,他之所以后来成为作家,写出了那么多的小说和散文,全靠当年那200多篇背诵的文章垫底.可见提升写作水平,背诵是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捷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背诵,多背一些诗文打好语文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