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1840年的历史以那镇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黔中经济核心区,是贵州省毕节市下辖县,北邻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东靠贵阳市清镇市、安顺市平坝区,东南连安顺市西秀区,南毗安顺市普定县,西南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抵毕节市纳雍县。

织金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中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 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织金县辖6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共29个居委会,555个村委会,4721个村民组,总人口136.40万人(2014年),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布依族、仡佬族、 *** 、水族等。

织金县县境在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夜朗国。

秦时属巴郡汉阳县,汉属益州牂牁郡,蜀汉时属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蜀汉后期属罗甸国。

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时属宁州平夷郡,后秦时属宁州夜郎郡,宋齐时属宁州平蛮郡。

梁、陈时属宁州羁縻州。

唐时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

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贵州宣抚司为贵州宣慰府,宣慰府时属四川布政使司。

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宣慰府属之,期间县境为其辖地。

崇祯三年(1630年),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水西宣慰司下辖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之地始建平远府,将则溪划编里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将水西宣慰司下辖四府大定、黔西、平远、威宁四府调整为大定、威宁二府,平远府和黔西府均降府为州属大定府。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为州,大定、平远、黔西同属威宁府。

雍正七年(1729年)威宁府降为州,大定州升府,威宁、平远、黔西三州及毕节县同属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因水城开采铅矿置水城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将平远州下辖岁稔、时丰、崇信划归水城厅,自此平远州下辖慕恩、太平、向化、怀忠、兴文、敦仁6里直到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建制,平远州改为平远县,同时废里甲设区,下辖6里改为9

织金

个区。

民国三年(1914年)改平远县为织金县,属黔西道。

民国四年(1915年)将原划归水城崇信里的鲊瓦鸡场、白泥塘、狸聋、吹聋、格戛、住乌、扈家河划归织金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全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织金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安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织金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毕节)。

民国三十年(1941年)第四行政督察区设置纳雍县,将织金西部部分地区划归纳雍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织金和纳雍两县定县界,自此织金所辖区域基本定形至今。

[1-2]

1949年12月织金解放,隶属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

2011年底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织金县属毕节市。

1996年,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2007年末,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555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

2013年7月29日,织金县金凤、双堰、文腾、八步、绮陌、三甲6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撤销城关镇,设置金凤、双堰、文腾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八步镇,设置八步街道办事处;撤销绮陌乡,设置绮陌街道办事处;撤销普翁乡、三甲乡,合并设置三甲街道办事处;撤销猫场镇、营合乡,设置新的猫场镇。

[3-4]

2016年1月22日,撤销马场乡、少普乡、熊家场乡、白泥乡、黑土乡、板桥乡、中寨乡建制,分别设置马场镇、少普镇、熊家场镇、白泥镇、黑土镇、板桥镇、中寨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 *** 驻地不变。

[4]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