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看得流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我们的父亲,是一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男人,从小到大,也许你和他沟通不多,共同话题也不多,甚至你还嫌弃他管得太宽了。

尤其在我们的青春期,曾经幻想无数次脱离他的“魔掌”,因为我们青春需要自由,就像那天上的雄鹰那般自由飞翔。

所以我们就从心理上抵触父亲,时常斗嘴,反抗他对我们的管束,哪怕明知道毫无作用。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父亲。

马丁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中曾经以《父与子的战争》为题进行演说,讲述他和他的父亲,他有一个从来不夸别人的父亲,父子两个也很少沟通,彼此不了解,尤其是不认同,导致马丁逆反,和父亲对着干。

随着时间推移,马丁长大了,父亲老了,天平秤向马丁倾斜,直到父亲得癌症住院,才发现父子是如此深爱着对方,却给彼此留了遗憾。

这不就是中国千万家庭中的父子吗?

父爱无言,却重于泰山。

趁父亲还健在,把想做的事情赶紧做了,把想说的话赶紧说了,不然等到泰山轰然倒地的时候,你会非常无助。

父亲75岁了,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

有一天儿子推着坐在轮椅的父亲到公园里散步,正在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卖气球的,那一大撮气球随风飘扬,看得老人家是两眼发光,直直的盯着。

儿子以为父亲喜欢,就买了一个插在轮椅上,这回父亲不看卖气球了,而是直直的盯着插在轮椅上的气球。

“这是什么?”父亲问。

“爸,这是气球。”儿子回答。

“哦......”

过了一会父亲又问这是什么,儿子耐着性子说:“这是气球呀,记住没有?”

刚推着轮椅没几步,父亲又问了,儿子不耐烦的说:“气球!”

没多久,父亲问同样的问题,儿了恼火了:”都说了,是气球!气球!你知道吗?还有完没完?“

父亲回头看了一眼儿子,默默的坐在轮椅上,不再说话。

一年后,父亲去世了,儿子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父亲的好几十年前的日记本,上面清楚的写着:儿子两岁半了,刚学会呀呀语,在逛公园的时候,看到有卖气球的,他就用他胖嘟嘟的小手指着问那是什么?我就说是气球。

儿子刚学会说话,所以他很喜欢问重复的问题,他一直问,我就一直答,他问了10次,20次,30次,最后问了39次,我就答了39次,儿子真是太可爱了。

看到这里,儿子止不住的眼泪往下来,最后是嚎啕大哭。

知道儿子这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我们身为儿女的,真的把他们当宝了吗?但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他们却是非常有耐心的对待我们,我们就是他们手掌心里的宝。

在80年代,父亲原来是国企职工,用当时的话说就是”铁饭碗“。

可是父亲爱折腾,跟着当时时兴的”下海“潮下海去了,开始做生意,结果因为没经验亏得是一塌糊涂。

最后只找到一份做环卫工人的工作,而我那时却认为,父亲由原来的”铁饭碗“和老板,沦落为环卫工人,太丢人了,因此自己没少给父亲脸色看,哪怕是母亲的责骂,我依然我行我素。

那一年,我考上了重点中学,在开学的前天晚上,父亲抽着便宜的不能再便宜的”武林“烟,激动的对我说:”儿子,老爸上个星期申请扫你学校门口那条马路了,以后咱爷俩可以天天见面了。“

我一下子就火了:“你这是干嘛?明摆着跟我过不去是吧?想让我丢人现眼?”然后摔门而去,而我母亲听到我这样说父亲,直接出门拦住我就是一巴掌,然后哭着跑回了父亲身边。

但第二天晚上,母亲告诉我,让我不要担心,父亲又回原来那条马路去了,让我不要生气。

第一学期的冬天,很冷很冷,有一天晚自习放学,因为作业问题自己很晚才走出教室,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口外面扫马路,他也发现了我,就马上跑开,躲了起来。

我急忙跑出去,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他,在路灯下,他不知所措,摸着自己红红的脸说:“儿子,对不起,我和你妈妈骗了你,我还在这里扫马路,就是想每天远远看着你。”

我听了,猛然醒悟过来,自己的父亲是多么爱自己,自己居然不领情,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我人生第一次,紧紧的抱着父亲,并大声告诉父亲:“用自己的手脚赚钱,不丢人!劳动最光荣!”

虽然后来父亲辞去了环卫工作,做起了生意,改善了生活,但那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鞭笞着我要念亲恩。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现代 社会 压力大,我们通常习惯最好的一面留给了陌生人,而把最差的一面留给了最熟悉的人,这点一定要改正过来。

很多的父亲都是在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同而已,平凡中显伟大,莫过于父爱如山了。

生活很苦,也很累,为了孩子能够多吃几顿肉,为了孩子多添几件新衣服,为了孩子能像别人一样可以有好玩的玩具,快乐的童年,他们在默默硬扛着,他们要求回报很简单,就是儿女们的一个笑脸就足矣。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父亲在为孩子负重前行而已。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考上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他们为了你的大学学费东借西筹;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春节回家的时候,他们高兴得彻夜不眠;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为了明天将要离别的你,他们惆怅得一夜不睡;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曾经说过餐桌上最好吃的那道菜,来年你从外地回来,还是那道菜。

他们自从有了你,再也没有了自己,全部心思都扑在了你身上,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做儿女的不要习惯的接受,就忘记了感恩。

记得大学的时候,老教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儿子十分捣蛋,但他父亲十分严厉,只要他犯错,父亲必打他一顿。

慢慢长大了,父子习惯了这种教育交流方式,哪怕儿子是成年人了,只要犯错,照打不误,当然这个和封建 社会 ,父为子纲传统有关系。

直到有一天,已经而立之年的儿子犯错时,父亲的鞭子再次落到了儿子的屁股上。

儿子突然间放声大哭,父亲非常奇怪,便问道:“平时我打你都不哭,现在为啥哭呀?”

儿子回答道:“从小到大,你打我都是为了教育我,我都懂,以前你打我都很疼,可是今天你打我却不疼了!”

知道为什么?你能猜到吗?

我告诉你,因为父亲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越来越弱了,做儿子的奉养父亲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父母为了养 育儿 女,不辞劳苦,岁月在他们身上都留下了痕迹,一日比一日年长和衰老。

为人子女者,理当孝养父母。

朱自清的《背影》最后有一段话: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你是否这个时候也想起你父亲的背影?不管他是高大的,还是瘦小的,那都是父亲的背影,那都是值得一生敬重的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往后余生,我们好好善待父母,不要让陪伴,成为遗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