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存钱,一个月不存就感觉像犯罪一样,是不是一种病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8
我也喜欢存钱,认为卡里有钱,心里不慌。喜欢存钱不是病态,而是善于理财的表现。我家总收入并不高,一直做小本生意,通过积少成多,培养两个大学生,并且都有体面的工作。还在市里买商铺、商品房。又给我和老公买了社保一次性交十五年的那种。还买了几个商业保险。这些都是我喜欢存钱一点一点积赞来的。
我不是吝啬的人,衣服便宜的看不上,不穿低档次的,都是换季时去专卖店买。喜欢养生,不吃垃圾食品。不会为存钱而降低生活档次,也不乱花钱,该用钱的时候绝不含糊。喜欢存钱的女人家庭观念很重,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卡里有钱是整个家庭的基本保障。这样才能家庭和睦幸福。
一起上班的大姐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们午饭都是在一起吃的,每月初都要找我哭诉一番。她说她和老公1999年就出来打工了,老家的房子破了,也没人住,2015年的时候,她看到她同学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她心动了,回去也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她存了2万元,却被网络北京法院传票那种电话诈骗给骗了,哭死了,去派出所报警也没把钱追回来,后来就要买房吗,首付11万,找同学借了5万,信用社贷了3万,一年利息1800,另一个同学借了2万,亲戚那借了2万,东借西凑的买了房,我老乡说再挣点钱再装修,她老公心痒痒,非要贷款装修,后来贷了10万房款,就陷在里面了,没按时还钱,利息翻了又翻,所有房子、装修、银行贷留的全是我老乡的名字,每天电话都打爆了,后来他们又在贷这家银行,还那家银行的账,借她钱的同学急催着要钱,没办法跑去又贷5万,还这个,现在2019年,四年了,房子是装修好了,西安空着,夫妻两口子深圳打工,大儿子深圳打工,存钱给他娶媳妇,父母需要钱帮忙,也不管,只管自己,二儿子现在在实习中,明年才毕业,前两天吃饭,她说家里信用社的那个贷款到期了,没办法,她找她老公的老板提前预支了三万工资(后来还钱压力大,她老公在西安做生意也不好好干,就叫到深圳一起工厂上班),拿预支的钱还了贷款,前两天又跑深圳的银行贷款还老板的……
听到她说的这些房贷、贷款、深圳的月租、装修贷,我都惊呆了,都是工薪阶层,一月固定的工资,为了买房竟然弄出这么多贷款。
我看到她这一地鸡毛的生活,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更下定决心,一月就算存一千元,也要存钱,趁着年轻,不想老了像她操心那么多,那么累。
一个人特别喜欢存钱,一个月不存就感觉像犯罪一样,是不是病态?回答肯定不是病态,只是你太缺乏安全感了,性格太执拗了。
一个人特别喜欢存钱,不存钱就感觉像犯罪一样,你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孟非主持的一个综艺节目,“节目里有个妈妈向孟非告状,说她女儿一有钱就买房子,买那又破又小又便宜的房子,还全款是贷款买房,因为房子太多了,每个月都记不住那天要还房贷,让她妈妈帮忙记,她妈妈也怕忘记了,就希望孟非劝劝她女儿不要再买房子了。当镜头对着那漂亮的女儿时:她自己也没有办法,她省吃俭用,每天都在计算存款和房租,当存款和房租加到一起够一个首付时,她就满城的找最便宜的房子,把它买下来(房子还没有限购)”。
看到这个节目,看到观众哈哈大笑时,谁能想到几年的时间,那个女儿的房子翻了两三倍不止,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年纪轻轻的就实现了拿纯财务自由。这正应了唐寅《桃花庵歌》里的一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所以一个人喜欢存钱,喜欢节俭,这不是病态,这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我也是,刚开始工作时,一个月工资400也要存100,现在也是一发工资马上把30%存定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取出来,工作18年了,存的钱帮我老公开了公司买了房买了车,现在有孩子了,每个月也还是喜欢存钱,连带着我儿子也喜欢上了存钱,4岁半存几万块了,卡里有钱才有安全感,心情不好时,看看卡里的数字就心花怒放。
那按照你这个说法,我已经病入膏肓了。
我的“病情”是从三年前的七月份开始“发病”的。2018年之前,我觉得钱多钱少够用就好,甚至觉得把钱看得太重很俗气!也是这样的观念,让那时的我全身上下只有一万块钱,在突来的变故面前,寸步难行!也是从那次变故之后,我视钱如命、钻进钱眼里了。每个月不存钱就难受,觉得这是不对的!
2018年七月份,一场家庭矛盾突然爆发,让我措手不及(事情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说了)。对于女人来说,回不去的娘家,融入不了的婆家,我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那次争吵,我孤立无援,父母在千里之外。吵完后,我带着五岁的孩子坐上大巴车回娘家。那时的我一心是要离婚的,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回去的路上我就投了很多简历,到家的第二天我就马不停蹄的去面试。为什么呢?因为我身上只有一万块钱,我可以饿着,我的孩子不可以啊!第一次,我觉得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吵架回的娘家,待了一个月,亲妈态度也不好了,我也没有多余的钱孝敬她啊!也是从那一刻我才明白,婆家有钱也好,娘家有钱也罢,我得自己有钱才行!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谈判后,问题第一解决。但我却彻底变了,我会变得很爱财!
回到婆家后,我自己带孩子,顺便办起来了晚托班。没有一个人支持,觉得我是瞎折腾,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需要钱来傍身!我不愿意管老公的经济了,他每个月四五万,我只要他给我六千。房贷、车贷、孩子学费、家庭开支都归他,给我的就不要过问我如何使用。
从那时开始,老公每个月给我六千,我自己收入七八千(因为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我最多只收四五个小朋友)。这样我一个月有一万三左右,只要钱一到账,我就会放一万到固定的卡里,雷打不动!那个月如果超支了,下个月我一定想办法给补上。存钱似乎成了病态!三年过去了,我卡上有了三十多万,我睡觉都踏实了,我不再害怕孤立无援!
题外话,说来也奇怪,自己有钱后,婆家人似乎也没人再找茬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我听说过无数种病态,唯独每有听说过喜欢存钱也算病态。大家都知道,国家存钱物,叫战略储备,防各种自然灾害后重建。老百姓存钱叫,以备燃眉之急,防患于未然。老鼠储备粮食,是以防白雪皑皑的冬天,野外无处觅食。而你一个月不存钱就感觉像犯罪一样,你已经超出了存钱的实际意义。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量力而行,存钱也一样。然,只存钱不消耗,你的生活会苦难起来,就不可理喻了。这让人想起我们儿时看过的电影,电影中描述的,吝啬的地主老财,不舍吃,不舍喝,挖洞藏宝是他们唯一的快乐。在此提示,存钱是好事,超出自已能力范围,就到了走火入魔境况。应该调整心态,快速从错误的思路中走出来。
我觉得像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存钱真的很有必要!我来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我的父母没有工作,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某种原因我父母只生了我一个女儿,从小我就知道,赡养父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我也知道他们会老,人老了必然会有病痛,我怕他们有事时而我没有钱,所以,自我工作以来,我一直有存钱的习惯……直到去年突然间我爸出了车祸,没多久我妈又查出了癌症,双亲同时住院,我爸的住院费用是我垫付的,虽说以后保险公司会赔,但现在也还没赔,我妈虽说有农村医保,但也不是全报,自己也要出,当时我特感激我自己,感激我一直以来都有存钱的习惯,能在需要时拿得出来,要不然,我上哪找钱交医院,怎样对得起自己的双亲?所以,我觉得存钱不但不是病态,而是非常的必要!不喜勿喷,谢谢
存钱只因钱不多,留点储蓄养老过。如若钱财似水流,银满福薄别惹祸。我也是,有这种心态,我每月工资除了给妈妈零用钱(其实她有退休金的,就给1000零花)买2000基金定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