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沿海省份,历史上的海运发达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历史 上山东海运没有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虽然隋唐使东渡从山东出发,元代山东沿海发展过南粮北运和军运航线,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山东海运业发展。

山东省拥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北方地区首屈一指。尤其是该省的胶东半岛地处渤海与黄海接合部,历来都是南北海运的要冲和对日本朝鲜交往的主要通道,因此,山东的海运曾经长期兴旺发达过,直到明清时期才衰落下来。现在,小牛就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段 历史 。

一、先秦时期,山东海运沟通南北。

早在西周时期,齐国就占据了莱夷之地,把触角伸到了大海边。齐人向莱夷学习了航海技术,并将之运用到渤海水域和胶东半岛沿岸的海运之中。一时间,齐国成了北方海运最发达的诸侯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更是开拓了向南与吴国越国和楚国联络的海上通道。这条通道既是诸侯争霸的海战之处,也是南北物资文化交流的途经。

齐景公沉溺于嬉游,曾乘大船在海上游玩半年之久。由此可以推断,那时候齐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准,为海运的发达奠定了基础。后来,越王勾践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都至琅琊(今山东青岛),其船队有300艘戈船,其线路就是从东海之滨出发,途经舟山群岛、长江口,然后穿过黄海浅滩,依岸抵达胶州湾畔的。

二、秦汉以降,山东海运通向东瀛。

徐福东渡无疑是秦汉时期山东海运的第一大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率领数千人从琅琊出发入海,为嬴政寻找三神山,以求仙人。据说,他们抵达了亶州和夷州,很大概率上他们到达了日本列岛。如此浩大的船队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远航,在世界海运史上也是一件奇迹。

中原蚕桑业发达,临淄纺织业更是名闻天下。中国北方的优质纺织品借助山东海运输往朝鲜半岛和日本,芝罘就是重要的口岸,船队由此出发,开辟了多条航线。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既是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海运的重要门户。曹魏曾动用海军征讨辽东的公孙渊,并跨越黄海直抵朝鲜半岛,占领乐浪带方二郡,还两次遣使赴日本。南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就是经由山东而通向朝鲜日本的。

三、隋唐两代,山东海运大放异彩。

到了隋朝,山东依然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海运枢纽,是前往东北、朝鲜和日本的必经之路。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就是从东莱出发。

唐朝时一共有7条海陆通道,与四邻交往。其中两条海路航线中,就有一条由登州通向高句丽渤海朝鲜和日本的。登州和莱州又是大唐重要的造船基地,曾经造出成千上万条各式各样的海船。而且这两地还是重要的经贸枢纽,设有诸如新罗馆之类的驿馆。胶东半岛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商船云集,万帆竞发,海运业十分发达。

四、宋元时期,山东海运再铸辉煌。

北宋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没有施行海禁,而是将海运当作主要的对外贸易手段,山东因此成为海运重镇。北宋在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使之成为北方海运的首选口岸。宋朝与金朝的贸易,主要借助于密州与登州、莱州等港口的海上运输。

元朝除了继续发挥山东海运上述职能外,还开辟了途径山东、环绕胶东半岛的海上运粮路线。灭掉南宋后,元朝以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为起点,向都城大都运送稻米。胶东半岛上的成山与芝罘刘岛沙门三岛成了咽喉要道,它们不仅是中转站,而且是补给地,有效地保证了南北运粮路线的畅通。

山东还继续发挥东北亚贸易枢纽的作用,在中国与高丽的经济交往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高丽的丝织品主要靠海上运输送往山东沿海,然后分发中国各地。

五、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山东海运乏善可陈。

古代,山东的航运业不发达。

主要原因如下:

1,自秦始皇派五百童男童女跨洋去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后,再无大规模的出海史实。一方面,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业(专指能出海的大型船舶,不是内河运输的平底船)都不发达。再者,古代的运输以陆地运输为主,隋唐后的京杭大运河,才引入了水运。但是,这是内河运输,与外海运输不是一个概念。尤其是大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江浙和北方地区,产生了漕运。从此之后,国内大宗物品(主要是南方的粮食和各地贡品)运输均走京杭大运河的水路。这基本与山东的航海业无关。

2,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登州开埠后,法国人踏上了烟台的土地,山东才开始有现代航海业。而此时的青岛还是个无名的小渔村,直到辛丑条约后,德国人强租胶州湾,修建青岛港,大规模的航海业才出现。

所以,山东在古代的航运业不发达!

我是星虎,我来谈谈山东的海运

山东省作为一个沿海省份,从古到今,海上运输都极其发达。

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山东半岛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占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岸线总长668.6公里 ,山东省沿海水域盛产鱼、虾、贝等六十多种海产品,其中对虾、刺参,海胆等海珍品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山东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全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东海运 历史 :

1. 山东省境内,有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 山东 、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从 历史 资料中京杭大运河的描述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的海运发达。

2.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唐代, 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 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

中国当时输出的是: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引进的是: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石榴、琉璃、香料等。国内主要是“南粮北运,盐运”。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山东作为古代的港口,在运输中有着中转站的作用,当时,国内外进出口运输和国内运输量都比较大。由此来看,山东的海运在 历史 上来说还是比较发达的。

整体来说,近代以来沿海比内陆优势要大,陆上运输成本比较高,就像河南政策再好也比不过江苏浙江,更别说广东了

呵呵,首先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全国海运情况。

中国是干散货和集装箱贸易的主导者,过去十年间,贡献了将近一半的全球海运贸易。2018年,中国的海运进口量占到全世界海运贸易的四分之一。在此情况下,全球海运贸易高度依赖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从高投入和制造业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的进程中,中国铁矿石和煤炭进口需求下降,这一下降对干散货海运贸易造成负面效应已经显现。

但事实上目前中国的海运主要用于来运输进出口的产品。然而评价这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的海运。从根本意义上都取决于他的贸易。还有他的产品是什么。山东虽然靠海。也有自己的贸易港口。

目前,内贸海运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运力为先,业内TOP3的海运企业中远海运、安通股份、中谷物流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TOP10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导致行业垄断、进入门槛过高的原因,重资产是一方面,更大的问题在于码头作业能力的饱和。以上海港为例,去年的操作货量已经外部码头作业能力的极限,就算货量可以持续增加,码头也无法操作,新加入的海运企业也无法作业,目前业内的海运企业不超过30家。

也就是说海运行业行成一种垄断行为。而山东只有一个海运公司。跟广东,浙江,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东的海运并不发达。

作为沿海省份,山东自古以来就海运发达

1 先秦时代,秦始皇东巡,到达山东沿海,徐福东渡也是从山东出发,可知当时已经有海上航运

2威海卫 历史 上也是重要的重镇

3山东离日本 韩国近,一直有航运的存在

4 山东有青岛港 日照港 烟台港等众多海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