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总结(详细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17

您好!因章节总结内容太多,无法上传。现把总结的考点给您,请参考

●.常见物质

填充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He (氦气)                            侯氏制碱法制的纯碱:Na2CO3 (碳酸钠,俗称苏打)

用于发泡剂的小苏打:NaHCO3 (碳酸氢钠);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氢氧化钙)

配制波尔多液的盐:CuSO4 (硫酸铜)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钠)——制肥皂

食盐:NaCl (氯化钠)——腌制食品,厨房调味。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 (碳酸钙),白色固体,用于建筑材料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氧化铁),红棕色固体。                  常见的复合肥:KNO3 (硝酸钾)

浅绿色溶液: FeSO4 (硫酸亚铁溶液)或  FeCl2(氯化亚铁溶液)    蓝色溶液:CuSO4 (硫酸铜溶液)或 CuCl2 (氯化铜溶液)

紫黑色固体:KMnO4(高锰酸钾)                                  绿色粉末状固体: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黄色固体单质:S (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蓝色沉淀:Cu(O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常温下液体,最常见的溶剂)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CO (难溶于水)

空气中体积分数居第二位的元素与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        可用于除铁锈的酸:HCl 或 H2SO4                                                        

●气体制取的反应方程式:

①用高锰酸钾制O2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反应)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分解反应)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CaCO3和稀HCl,反应原理: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 (复分解反应)

④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置换反应)

●关于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体CO2叫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

①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石蕊试液中,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 H2CO3

稍加热,又观察到红色变紫色,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 ↑+ H2O。

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H2O

●关于水:

1.通电两电极有气体产生,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 O2↑,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

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2H2O,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遇明火有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前验纯。

2.可用于吸附净水的物质有活性炭,加入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软水,如果肥皂泡多是软水,如果肥皂泡少是硬水。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水(生活)、蒸馏(实验室)。

●关于甲烷CH4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反应方程式CH4 + 2O2点燃CO2 + 2H2O,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出现,证明甲烷中含有H元素,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甲烷中含有C元素。

●关于一氧化碳:

⑴ 具有毒性,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

⑵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现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⑶有还原性,可用作还原剂,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的Fe2O3变黑色,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先通CO气体,再加热,目的是赶走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CO,直到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铁被氧化

●关于金属

铁:Fe,银白色,而铁粉为黑色;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与水同存,防锈措施有:保持干燥洁净、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

铝:Al,金属铝的自我保护,方程式:4Al+3O2==2Al2O3  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具有致密特点。铝制品不要用钢丝网刷洗,以免损坏氧化铝保护膜。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前边的金属可以从后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钾钙钠除外)

(2)排在氢前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稀硫酸、盐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判断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方法通常有:

①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看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铁放硫酸铜溶液中或铜放硫酸亚铁溶液中)

②将两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看气泡速率快慢

③都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灼烧,看现象

★涉及金属的其他相关反应:

  ①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Cu+O2 2CuO   现象是亮红色固体变黑色,

②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现象是铁表面有一层亮红色的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④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固体消失,生成大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⑤2Mg+O2点燃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零星考点: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酿酒发酵等都是化学变化。

2.积雪撒盐、冬天汽车水箱加乙二醇等目的是降低凝固点;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

3.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4.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5.遇盐酸放气体的物质不一定式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

6.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

7.洗涤剂除油污属于乳化,而汽油去油污属于溶解;

8.不锈钢、生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塑料、化纤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9.聚乙烯可用用于包装食品;

10.氮气可以做食品瓜果的保护气;氦气可用作探空气球的填充气;

11.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霉变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假酒中含有甲醇,不能饮用;

12.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13.氢气可以作燃料;因为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助燃性。

14.稀释浓硫酸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往水中倒,并用玻璃棒搅拌;

15.蒸发结晶时,较多固体出现时就要停止加热;

16.鉴别溶液酸碱度用PH试纸,但不能事先打湿也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体;

17.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但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与质量在反应前后一定不变;

18.鉴别氧气与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带火星木条、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等;

19.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真金的区别可采用加热、加入稀盐酸、加入硝酸银溶液等方式;

20.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

21.灭火的原理:① 撤离可燃物;②隔绝空气(氧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22.溶于水升温的物质有氧化钙、氢氧化钠、浓硫酸;23.溶于水降温的物质是硝酸铵;24.鉴别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采用加碘水(或碘酒)方式,若变蓝则含淀粉;25.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溶液、高温、甲醛、硝酸等会发生化学变化;26.蛋白质遇到硫酸铵溶液有固体析出则属于盐析现象是物理变化,只是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能力;27.误服重金属盐后可以采取服用大量牛奶,鸡蛋清等物质解毒;28.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配制波尔多液的物质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29.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最简单有效途径是加溶质;饱和溶液变不饱和的最简单途径是加水;30.煤气泄漏时不能立即开灯或打排气扇,应关阀门,开门窗;31.溶液的配置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32.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气体成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33.计入空气污指数的项目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34.保护空气的措施有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35.工业制法为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36.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37.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38.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都属于混合物;39.温室效应:由于空气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大力植树造林③严禁乱砍乱伐森林。40.酸雨由于煤燃烧产生的 SO2、NO2形成的。人们正在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 、核能、 风能 、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41.蓄电池充电式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2.光合作用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也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43.在做此铁丝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4.用高锰酸钾制O2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向下略倾斜,目的是防止蒸发出来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②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③加热前要先预热,其作用是防止试管炸裂。

④停止实验时,要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

⑤刚出现气泡不能马上收集,原因这是试管中的气体,应等到气泡均匀时再收集。

45.分子基本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②分子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隙。④分子由原子构成。如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⑤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6.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质。热胀冷缩的现象体现分子的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47.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4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9.化学式如H2O的表示意义:表示①一种物质—水、              ②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④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50.地壳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五种是O、Si、Al、Fe、Ca。

5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52.常见原子团化学符号: 硫酸根SO42-    碳酸根CO32-    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铵根NH4+

53.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5.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

在蒸发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在溶解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56.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57. 碱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58.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者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59.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0.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61.不能用NaOH干燥的是SO2、CO2、HCl。

6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氨气(NH3

63.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硝酸钾五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可做复合肥的是硝酸钾。

64.稀硫酸除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稀盐酸除锈:Fe2O3+6HCl==2FeCl3+3H2O

6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66.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

67.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68.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69.区分棉线\毛线\化纤——灼烧闻气味;  聚乙烯、聚氯乙烯——灼烧闻气味;  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前者吸热后者放热;区分酸、碱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70.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大豆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馒头富含淀粉;花生肥肉富含油脂。

缺钙——骨质疏松;缺碘——甲状腺肿大;缺铁——贫血;缺锌——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71.明矾是净化水时的絮凝剂,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吸附水中异味与色素。

72.纯碱不是碱是盐,水银不是银是汞,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铅笔芯不是铅是石墨。

●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以外)

1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6、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7、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的是阴离子如:氯离子—Cl_,带正电的是阳离子如:钠离子Na+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实验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收集装置是 E    (填字母编号).

A装置中还缺少   棉花团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防止加热形成的水倒流         

(3)用C装置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某种气体,应选用的液体药品是  稀盐酸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B装置制取氢气,在有孔塑料板上放置的药品是  锌粒           ,反应的化学方学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收集装置可选择D或 G  ,若选择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  b   端进入。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主要含氢氧化钠)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Cl+NaOH==NaCl+ NH3↑+ H2O   ;制取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若用G装置收集NH3,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通入.若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无色酚酞变红色,瓶内液面上升            。

(6)在G中装入浓硫酸,实验室若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选择的装置组合应该是 C、G、E     。气体从 a   端进入(a或b);

 

2.实验考点:

⑴要鉴别干燥剂氧化钙(生石灰)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只需要:取样,加水,看是否放热,若放热则能继续使用(含有氧化钙)

 

⑵要证明涂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的成分,可猜想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氢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

猜想依据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实验检验:取样品加适量水振荡,取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若变红色,则含有氢氧化钙,否则不含氢氧化钙;

取样品,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含有碳酸钙。

取样品加适量水振荡,取清液滴加无色酚酞,变红色;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③正确

(说明:若单独证明某物质中是否含碳酸盐,除了加盐酸放气体外,还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原因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2NaOH+CO2==Na2CO3+H2O

  欲证明氢氧化钠变质,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取样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变质。          Na2CO3+ 2HCl = 2NaCl + CO2↑+ H2O

②取样,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变质。  Na2CO3+ Ca(OH)2 = CaCO3 ↓+ 2NaOH

③取样,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变质。    Na2CO3+ CaCl2 = CaCO3↓+2NaCl

  欲证明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的方法有:

       ①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样品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有碳酸钠存在,加过量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②取溶液样品,滴加稀盐酸,若没有立即产生气泡,滴加一定量稀盐酸之后才产生气泡,也能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欲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杂质,则只需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然后过滤。Na2CO3+ Ca(OH)2 = CaCO3 ↓+ 2NaOH

 

(4)碳酸钙高温一段时间后的固体组成可能有几种情况可供猜想?怎么验证猜想?

答:三种情况:①碳酸钙 ②氧化钙 ③碳酸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

   猜想依据:猜想①碳酸钙,高温时间短,未能达到碳酸钙分解的温度。

             猜想②氧化钙,高温时间长,碳酸钙完全分解了。

             猜想③碳酸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碳酸钙部分分解。

验证方法:取样溶于水,温度升高。则猜想①不成立。

           取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猜想②不成立

           取样品溶于水,温度升高,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③成立。

如何得到较纯净的氧化钙?——继续高温。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有两种情况:①氯化钙 ②氯化钙与氯化氢

如何证明猜想②成立?——用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活泼金属、碳酸钙等(只要证明显酸性就可以)

如何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继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然后过滤。

 (6)铁粉通常可以做某些食品的“双吸剂”是利用了铁生锈需要吸收水分,从而做干燥剂,又利用了吸收氧气,从而做抗氧化剂。

怎样证明双吸剂是否变质?——黑色粉末变红色。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如何证明双吸剂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取样,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能继续使用。

已知铁可以与高价铁盐溶液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则,对于部分变质的“双吸剂”来讲,加入适量稀盐酸后,会有哪几个化学反应?

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Fe+2HCl==FeCl2+H2↑   ③Fe+2FeCl3==3FeCl2

(7)做酸碱中和实验时,通常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然后,向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消失时,停止滴加。

                             对溶液进行蒸发,得到白色固体物为氯化钠

某同学再做该实验时,事先忘记先滴加酚酞,滴加了稀盐酸后,再滴酚酞,酚酞没有变色。则溶液滴加酚酞前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稀盐酸。

如何证明其中是否含有稀盐酸?——①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②取样,滴加酚酞,未变红,然后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一会变红色。

(8)碳酸钠(苏打、纯碱)和碳酸氢钠(小苏打)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白色粉末。水溶液都呈碱性。如何进行区分?

       小敏认为:滴加酚酞就能区分;小明认为,不能滴加酚酞,应该采用滴加稀盐酸的方式来区分。你对二人的观点怎样评价?

        答:都不对,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且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相关反应方程式是:Na2CO3+ 2HCl = 2NaCl + CO2↑+ H2O        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小华认为可采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区别。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追答

不满意的话,有时间发给您章节的。内容太多不好上传。这些也是本人近几年总结的“血汗”知识,应该是必考知识点,重中之重吧!请使用者给个赞哟!

追问

发吧

发啊

你生病了吗

追答

什么啊?内容太多了,您有邮箱吗。我发给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