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2009年是我市战胜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的一年。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总体要求,只争朝夕,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17.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38亿美元,增长27%;引进内资53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亿元,增长24.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30元,分别增长10%和17%。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全力以赴扩内需保增长
面对金融危机给钢铁和矿产品市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积极采取措施保增长。
争取资金保增长。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争取国债资金,291个项目到位资金6.2亿元。利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300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967亿元,增长35.5%。利用国家鼓励发展民间金融政策,大力发展县域金融业,发展村镇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35家。
抓住机遇保增长。抓住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改善民生的投入和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机遇,大力支持企业发展铁路用轨、建筑钢材、工程机械等产品,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和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大力建设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设施。
政策扶持保增长。为支持企业发展,及时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安排2亿元,给予鞍钢等钢铁企业及镁制品企业贷款贴息和资金支持;安排3000万元,鼓励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担保公司作用,为全市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资金18亿元;安排1亿元,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安排3亿元,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安排1000万元,支持服务业发展。
加大投资保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50亿元,增长35.5%。完成服务业投资257亿元,增长2.1倍,其中房地产投资181亿元,增长1.7倍。完成农业投资51亿元,增长3.4倍。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6亿元,增长2倍。完成社会设施投资76亿元,增长9.8倍。
招商引资保增长。全面吸引央企、境外、南方民营和本地资本投资鞍山。全市开工建设项目1251个,总投资1511亿元。在全面引进产业资本的同时,大力引进金融资本,浦发、广发、民生、华夏、招商、光大6家股份制银行,中意、阳光人寿2家保险公司及大通证券先后进驻。鞍山已经成为产业资本高速增长、金融资本快速集聚的城市。
过去一年,是鞍山战胜金融危机逆势而上、脱颖而出的一年。全市上下充分展示了在困难重重中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昂扬斗志,表现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工作锐气。实践证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振兴鞍山的前进步伐!
(二)以大开放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全面构建鞍山发展新格局
“两个融入”格局已经形成。以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区为目标,以鞍海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两个融入。公路全面融入,腾达通海产业大道和沈西工业走廊通海产业大道鞍山段加快建设,海岫高速公路全线开工,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完成规划设计。铁路全面融入,哈大快客、沈阳经鞍山至北京快客、岫庄铁路全面建设,沈辽鞍营城际轨道交通鞍海段完成预可研论证和设计。航运全面融入,完成鞍山机场改造,力争春节前开通直飞北京航线。
城市和县域空间格局已经形成。以规划为先导,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乡布局。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拉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行,积极扩大城市空间,城市开发面积由154平方公里向624平方公里全面拓展。形成了以东部东环路、南部鞍南大道、西部腾达大道、北部灵山路为环线,以盛达大道、四达大道、建国路、汇园路等为南北干线,以鞍南大道、南环路、千山路、万水河北路等为东西干线,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合理布局的城市骨架。工业空间全面拓展,沿腾达大道,全面建设了达道湾、灵山、高新区(西区)、宁远、汤岗子农高区等五大工业园区。服务业空间全面拓展,打造了四达现代服务业集中区等五大服务业集中区和千山路、建国路等精品商业带。县域空间格局全面形成。海城以海西新区建设为重点,沿海城河把老城区和西柳镇连为一体,形成大海城空间格局;台安、岫岩加速县城改造,形成了行政区、生活区和产业区。海城开发区、腾鳌开发区、台安九股河工业区、岫岩雅河工业区等县域工业园区不断发展。鞍羊线、鞍营线、张庄线、腾南线设施农业示范带加速发展,海城耿庄、台安新开、岫岩前营农高区全面建设。
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全市重点发展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镁制品等矿产品深加工、化工新材料、光电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海城工业重点发展以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镁铸造为代表的镁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化工塑料产业集群,农业重点发展大蒜、生姜、辣根、圆葱等“四辣”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台安工业重点发展木业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农药产业集群,农业重点发展鸭鹅等家禽养殖及深加工;岫岩工业重点发展特石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以中草药深加工为代表的保健品产业集群,农业重点发展食用菌及深加工。
鞍山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全市经济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服务业向集中区和城区集中,设施农业向示范带集中,正在实现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和集约化生产。
(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大力转变发展方式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面发展五大支柱产业。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了鞍钢30万吨取向硅钢、东北特钢5万吨不锈钢极薄带和2万吨不锈钢焊管、鞍钢重机45万吨精品铸钢、辽宁新富与北京太行矿业合资80万吨不锈钢和永安10万吨马口铁等精特钢项目,推进了峰驰公司50万吨冷轧超薄板等板材深加工、鞍钢60万吨精品线材和后英80万吨高档线材等线材深加工、香港恒江50万吨无缝钢管等管材深加工、宝得150万吨H型钢等钢结构项目,钢材深加工率由35%提高到42%。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重点推进了鞍钢重机大型铸锻基地、中铁物资与紫竹集团合资生产铁路组件等装备制造项目,荣信股份自动化成套系统、宏源公司与西门子合作5000套智能网络中低压控制柜等工业自动化项目,装备制造占全市工业比重由12%提高到17%。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异军突起,重点发展了鞍钢60万吨煤焦油、中橡化工16万吨碳黑、中钢集团16万吨针状焦和核石墨、中化国际4000吨有机颜料等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鞍钢15万吨苯加氢等苯系深加工项目,国锐化工尼龙66盐、广东雅佳5万吨树脂涂料等石化深加工项目,正在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迅猛发展,重点发展了晋德矿业1万吨金属镁板材等镁合金、海城精华矿业2万吨氢氧化镁无机阻燃剂等镁化工、后英集团100万立方米玻镁板等镁建材、中国镁业30万套汽车配件等镁铸造项目,矿产品深加工率由47%提高到55%。光电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重点招商推进了兵装天威集团100兆瓦多晶硅和150兆瓦双节薄膜电池等新能源、九夷三普镍氢电池等新动力、香港伟志LED等新光源、鞍山双桥公司地源热泵等新热源项目。全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1000多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2家,总数达到2400家。鞍山工业正在由钢铁一柱擎天向五大支柱产业并举发展转变。
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设施养殖业、设施渔业和设施林业,新发展设施农业20万亩,新增标准化温室大棚4.9万栋、标准化养殖小区440个,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93万亩,占农业比重达到25%。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增强了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一县一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海城“四辣”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台安鸭鹅等家禽养殖规模达到6000万只,岫岩食用菌培植规模达到8000万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新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26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增长11%。鞍山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服务业实现大发展。服务业集中区全面建设,四达现代服务业集中区已有东北MALL、红星美凯龙、凯兴物流、鞍山图书城等一批大市场开工建设;中国鞍山钢铁大市场已有中船重工200万吨船用板和鞍钢300万吨板材深加工配送中心、北方钢铁交易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鞍辽路五金机电大市场的工程机械配件城基本建成,机电五金交易大厦开工建设;解放北路汽车贸易产业带汽车4S店发展到40家,瑞盛国际汽配城即将竣工;海城西柳中国商贸城建成并即将开业,商贸物流园投入使用。精品商业带加速发展,重点打造千山路、建国路、胜利路等精品商业带,家乐福、大商新玛特、华润万家、凯兴冷鲜品市场等已经建成,乐都汇广场、兴隆大家庭、新兴商贸城、大润发铁东店、新百盛广场等一大批精品商业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态全面提升,全市有236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法人单位,大力推进法人进商场,实现由档口式经营向统一经营转变。全年新上服务业项目227个,新增规模以上商业企业180家,总数达到980家;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00亿元,增长24%;实现旅游总收入140亿元,增长25%。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全年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34个;依法关停“五小”企业150家;通过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取缔城区20吨以下燃煤锅炉;对全市电厂、锅炉和烧结机实施脱硫改造工程;判甲炉等7个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6万吨。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成功收购10家国外科技型企业,引进14个海外研发团队;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7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3家。鞍山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鞍钢围绕“全面腾飞”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加速推进跨区域重组,大力发展精特钢和非钢产业,国际化经营、多角化发展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全力以赴保生产、保出口、保城市供气,为全市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重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结构调整,地方经济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2%,税收比重提高到47.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
(四)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2009年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年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6.2亿元,增长29.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亿元,增长48.9%,在全省名列前茅。继续加大了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全年投入县域发展资金13.5亿元,连续四年增长50%。其中,支持三县(市)各2亿元,用于县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三县(市)各1亿元,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县域工业实现大发展,围绕园区、集群、企业和项目,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改造和招商引资上项目。投资工业项目477个,总投资24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0家,总数达到1650家。县域服务业实现大发展,新建西柳中国商贸城、南台世界皮革皮具城、台安东北木材物流中心、岫岩万客来物流配送中心等服务业项目52个,总投资28.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7.5亿元,增长24.4%。县域房地产业实现大发展,引进了四川希望集团、广州碧桂园、北京望城集团、浙江祥生集团、山东红领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新上项目64个,总投资146.3亿元,开发面积达到448.2万平方米,增长2.2倍。房地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城乡建设
2009年是鞍山城乡建设投资力度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一年。道路桥涵建设,完成投资31.5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56条。其中,新建了万水河南路、万水河北路、南环路、灵山路、园林路南延、中华路南延、盛达大道等23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了千山中路、胜利路、中华路、人民路等22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街巷路111条;莘英路东线隧道建成通车,站前广场、虹桥、陈家台桥等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新建扩建了6个220千伏变电所、9个66千伏变电所;投资7.8亿元,新建了解放路、二台子等8座大型集中供热设施,铺设和改造供暖管网237公里;投资12亿元,续建了引汤入鞍二期供水工程和大伙房水源供水工程,铺设和改造自来水管线48.3公里、排水管线113.2公里;投资1.3亿元,铺设和改造燃气管线41.8公里。城乡环境建设,实施了万水河、杨柳河、运粮河整治工程,开工建设了胜利湖、杨柳湖、东山湖、运粮湖;新建了劳动公园、解放公园等,新增城市绿地200万平方米; 对站前地区及胜利路、千山中路等全面实施亮化工程,新设和改造节能路灯3791基;大力实施了城乡绿化工程,全年植树2150万株,造林14.4万亩;继续实施了千村绿化工程。小区建设,改造居民小区136个,安装小区围栏3.23万米,新建街心公园30个,新增社区广场130个。
(六)加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幸福全市人民
全年为城乡群众办的八个方面43件实事全部完成,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06%。建立大学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退役士兵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军嫂培训基地,重点解决了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就业问题。全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8%。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均实现100%,受到中央军委充分肯定。鞍山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推进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13.4万人,征缴社会保险基金43.7亿元。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7万人;10万名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转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严格规范低保管理,城市低保人口由上年10.5万人下降到8.1万人。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加养老金1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由50元提高到100元;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20%,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35%;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提高15%,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提高30%。
群众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坚持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同步发展。全年建成保障性住房230万平方米,3.4万户动迁居民喜迁新居。建设了军人之家和劳模大厦。解决了1698户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全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966万平方米,增长63.2%; 竣工面积766万平方米,增长2.2倍。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22.4平方米提高到24.2平方米。
教育事业加速发展。新建了2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在全省率先完成每个乡镇拥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标。改造65所农村中小学校危房和20所城区薄弱中小学校。新建海城高中,7所免费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占地120万平方米的鞍山职教城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入校学生1.35万人。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办学不断取得新成果。开工建设14所公立幼儿园。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新建鞍山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及13个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47所乡镇卫生院,进一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鞍山博物馆、鞍山文化艺术大厦投入使用,科技图书馆、国际会展中心、电影大厦等文化设施加速建设;新建了12个高标准社区图书阅览室和15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国率先做到每个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新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乒羽馆、全民健身馆等“一场五馆”开工建设,新建了140个农村精品示范健身广场。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鞍山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获得7.5枚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
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了信访工作。努力解决弃管房问题,400万平方米弃管房由政府全面接管,采取推进房改、交纳住房维修金等办法,有效解决了产权证无法办理、房屋无人管理等诸多问题。努力解决供暖问题,历年发现的供暖问题得到解决,困扰多年的铁西八家子等地区1.9万户供暖分户改造全面完成,全年新发展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努力解决小区亮化问题,由政府出资,为每个社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既解决了小区亮化,也减轻了居民物业费负担。努力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新增100辆城市公交车,在上年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基础上,实行了60岁以上老人半价乘车。开工建设了鞍山客运北站和2个乡镇客运站,全市村通油路率100%。努力解决交通秩序问题,在主干道安装隔离护栏2.1万米,人行道安装护栏4.6万米;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交通秩序有所改善。努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大政府投入,调动农民积极性,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农民人均增收800元。努力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继续资助困难家庭高中生和大学生,为职教城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残联、接待、史志、档案、气象、地震、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有新成绩。
(七)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认真落实人大议案,全面加强了对西鞍山的保护,全部关闭采矿选矿企业,全面治理周边环境,加强了植被恢复。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研究,认真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在加强城市建设中强化社会管理,通过新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功能设施,解决马路市场和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在加强制度建设中强化社会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解决社会管理规范、公平、有序问题;在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中强化社会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全年排查消除各类隐患1.6万个,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零;在平安钢都建设中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了各类犯罪活动,圆满完成国庆安保任务,社会保持基本稳定。
政府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完善政府决策制度,在重大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要工作安排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实行了风险预测评估和听证制度。全面规范政府经济活动,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公开招标,土地出让、房产交易和产权交易全部公开挂牌,并接受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代购制,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较好解决了采购超标准、建设超规模、投资超预算问题。全年政府采购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节约率分别为18%和11%,鞍山做法在全省介绍经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政府勤政廉政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勤奋敬业,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机关干部廉洁自律相关规定,严厉查处了干部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全面加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收费定值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动”和“文明执法年”活动,鞍山成为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鞍山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这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结果,是坚定不移落实国家和省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结果,是鞍钢等所有企业积极拼搏、战胜困难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心系鞍山发展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为鞍山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鞍钢等中省直单位和各企业,向关心和支持鞍山发展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鞍部队、武警官兵和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参与鞍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亟待发展与钢铁相媲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鞍山仍然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民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政府自身建设亟待加强,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以更科学的办法、更有效的工作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