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哪些东西物价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一月以来,人们最普遍的感受是机票和酒店价格一路“狂飙”。最近,似乎生活用品也在涨价。

第1个回答  2023-03-31

民以食为天,主食、蔬菜、肉禽蛋等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小区静默至第十天,虽然生活供应不成问题,但成本却翻倍了。就拿猪肉来说,就看猪肉价连连上涨,从最开始的12.99元,涨到15元,再涨到现在25元一斤。

静默以前,虽然蔬菜肉类等价格会因为季节或者供应而有变动,但还不至于太离谱。但现在却是有价也怕买不到商品。就拿主食大米来说,很多线上门店都买不着,一袋20斤的大米要100元,这搁之前买,只需五六十元。

一是国际国内市场等外部价格带动物价上涨。比如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三是供求结构失衡推动物价上涨。部分地区疫情,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一般来说,CPI同比上涨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CPI为102.8,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
CPI上涨2.8%意味着去年100元的东西,今年涨到了102.8元。
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也比10年的同期高。10年前,2012年9月,全国CPI为101.9。
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10月20日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发改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研究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发改委价格司要求企业不得故意压栏抬价,更不得串通涨价。这是发改委本月以来第三次发布关于猪价的相关消息。
网上有推算,2010年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元甚至不到两百元。
以此来推,我们现在买的商品只需10元,同样的商品,我们以后就需要掏20元的成本来购买。
或者说,我们现在攒到的1万元,以后只能当5000元甚至是不到5000元来花,想想就肝疼。
虽然CPI是反映在直观数字的高与低上,但有时候也会和居民的感受不一致。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购买力不同,产生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再加上CPI不包含房屋出售价格。这些年要说上涨最大的,莫过于房价了,所以这个CPI和个体感官上就存在了差异。

第2个回答  2023-03-31

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有所上涨。这种情况对于各行各业以及生活都带来了影响。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西变贵,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以及需求提升导致价格上涨这三方面原因。

1,供应链出现问题会导致很多东西的价格上涨。

近期很多东西的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具体来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的生产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导致生产流程不畅。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很多东西的生产量减少,以及供货出现不畅等情况,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

2,生产成本上升是导致很多东西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导致近期很多东西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成本的上升。

任何一种东西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消耗材料、生产加工设备以及人工方面的成本。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这件东西最终价格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近期很多东西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才导致了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

3,需求的上升也会使得很多东西的价格不断上涨。

在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中,需求的上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近期各行各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所以对于各种东西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导致很多东西供不应求,于是就出现了这些东西价格上涨的情况。

正是因为上述这几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才导致了很多东西价格上涨的情况发生。

第3个回答  2023-03-31

最近,不少人感到物价高涨,机票、酒店和生活用品价格不断攀升。在农夫山泉、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品牌不断涨价的背景下,共享单车的价格也从每15分钟1元上涨到1.5元,令许多人担忧生活成本太高。

这次涨价背后的原因并非通胀,而是通缩自2020年以来,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流动性,但是2月我国CPI跌至1%,出现了通缩的苗头。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物价会飞涨呢?

据分析,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物品的价格往往受市场供需影响。今年的音乐节就很典型,黄牛称“恐怖如斯”,出行、旅游行业收入快速下降。现在,人们的出行需求迅速释放,市场需求大,价格相应提高。



第二,一些商品的涨价是因为其原材料和成本增加导致的。比如瓶装水,因为去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对PET等塑料材料采购成本提高,包装材料成本也增加。涨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商家进行改良。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人对物价的感知不同。人们所关注的物品涨价范围较窄,而CPI包含了各方面的消费支出,京沪等地的CPI指数较高,贵州的较低。

在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中,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评判的唯一指标,更注重餐品品质、用餐环境及配套服务。此外要看到,一些商品的物价上涨也带来了旅游和餐饮业的复苏。只有加大市场流动,让资金注入实体,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在物价上涨的探讨中,要客观看待各种因素,并注重消费品质和服务,才能切实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第4个回答  2023-03-31



1.全球疫情和资源减少的影响: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和货物运输的受阻,加之环境恶化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材料和燃料成本上涨,是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2.政府刺激经济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的基础设施开支和货币刺激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增加了通胀压力。随着市场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进一步推高了物价。


3.货币汇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货币汇率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成本增加,自然灾害则会影响生产企业的成本和供应。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4.国际贸易关系影响: 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导致商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生产计划波动,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调整,消费者则会感受到更多的价格变化。

5.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国家发展阶段和资源配置不一样,这决定了各自的物价上升的情况不同。比如发展中国家,工资增加,消费升级推动价格上涨。



综上,物价上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导致了物价的上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局来考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和贸易互惠互利,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消费需求的积极培育。

第5个回答  2023-03-31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物品的价格都在飞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例子:

1.原油和能源: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恢复和供应短缺,原油和能源的价格一直在上涨。

2.金属和建筑材料: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以及基础设施和建筑项目的增加,钢铁、铜、铝等金属以及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3.食品和饮料: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灾害、供应链问题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了许多食品和饮料的价格上涨,例如玉米、大豆、咖啡、巧克力等。

4.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全球各地的半导体短缺,导致了许多电子产品的价格上涨,例如智能手机、电脑和游戏机等。

5.医疗用品和药品: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和全球范围内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需求增加,医疗用品和药品的价格也在上涨。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东西变贵的原因:

1.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某些商品如石油、金属、粮食等被称为大宗商品,其价格通常受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那么与其相关的产品价格也可能上涨,如燃料、食品等。

2.生产供应链中断:一些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链可能会因为自然灾害、政治动荡、交通瘫痪等因素中断,导致供应不足,从而价格上涨。例如,在COVID-19疫情期间,许多国家的交通管制和企业停产导致一些商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3.货币贬值: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因为需要更多的本地货币才能购买同样的进口商品。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那么这个国家的居民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地货币才能购买进口商品。

4.垄断或寡头垄断:某些商品可能被垄断或寡头垄断,这意味着少数企业控制了市场份额,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情况下,商品价格可能会快速上涨。

5.需求大幅增加:如果一个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价格就会上涨。例如,在假期期间,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通常会上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