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家委会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1
学校校长、老师价值观是否“端正”,这些问题“端正”了,家委会从一开始才不会“刮歪风”
临近教师节,广西柳州某学校一家长群被曝出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要求退出家长群。当日,柳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

细观新闻,组织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的是家委会。这些年,家委会只要一上新闻,几乎都是“负面”的。每年教师节前夕,家委会出面组织家长为老师送礼的新闻也并不鲜见,有些是自作主张把学校老师“坑”了,有些则可能是学校老师默认的。
从涉事班级的情况来看,家委会组织教师节送礼的行为似乎不是第一次了。一来据报道,疑似被劝退群的家长发朋友圈称,女儿班级去年教师节买水杯,300多元的水杯就买了好几个;二来,家委会在家长群发消息时也明确“我们二班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这“传统”二字不禁让人怀疑,类似的操作是不是每年都在上演?家委会如此“尊师”,相关老师之前是否明确反对过呢?
让人反感的不只是家委会向老师表达心意的方式,更遭人厌恶的是,有家长不同意这种做法,就会被“请”出家长群。“家委会在这里礼貌的请您退群”“如果你不随大流,请自己退群吧”,显然,家委会成员在家长群里的发言,似乎已经掌握了其他家长“在班级群里存活多久”的权利。
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学校的校风清正,家委会的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格。如果家委会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代表”所有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极尽恭维、奉承,那所谓的“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三项家委会职责,在他们眼中可能就会异化成“让学校开心让老师高兴”就好,如此也会影响学校的校风、班级的班风。
合格的、优秀的家委会,在工作运行中一定有着自己的文化体系,他们懂得如何真正在学校和家长间搭建桥梁,完善沟通渠道以及平衡双方利益,参与学校管理时,他们也不会一味地单纯“服务”,他们懂得服务和监督的界限。遗憾的是,现实中有的家委会往往只知道站到学校、老师的一方,帮学校“控评”,忽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因此,“家委会负面新闻”就在所难免。
面对家委会存在的问题,取缔家委会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其实,相比取缔的呼吁,探讨如何重塑家委会让家委会回归本位应该更有意义。有人认为,家委会筹建时家委会成员的标准一定要控制好。但根本问题还是一所学校的校风,学校校长、老师的价值观是否“端正”,这些问题“端正”了,家委会从一开始才不会“刮歪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