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荥汉族丧葬习俗的丧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制作棺木忌分脊(底为偶数)、破脸(盖为偶数)、翻角(大小头配合使用),存放棺木必须将小头面向室内,含有挽留之意,棺盖反掩,以解“棺内有人”之嫌,刨花木屑,并不清除净尽,以示留财。
故县一带所用棺木形式通常有两种:一为四角齐,俗叫“京货”,一为靴子头。不论头数多少,质量好孬,两头档板尽量选用柏木,条件最差的也得选用一块柏木。俗谓:柏木可阻挡穿山甲侵袭,以之护卫亡者躯体。档板雕刻花纹图案,如福寿图、松鹤图、二十四孝、八仙庆寿等。更讲究的还有满扇花(棺木四周满是花纹)、重底(即在棺底再套一块底板,底上拔璜,便于调向和套底)、天河盖(即在棺盖头部开一孔,嵌入玻璃,便于瞻仰遗容)。经济富裕的家庭,棺木作好(给老人盖房子),还得浇梁庆贺。当棺木完成进行上盖时,女婿、外甥、亲族自家,在约定时间、携烟、酒、鞭炮、鸡蛋等前往祝贺,主人设宴招待。 阴阳先生看坟后,即开写丧单和七数单,讣闻上写:家××月×日寿终正寝,×日×时开吊,×时入殓,×时安葬,谨此 讣闻
孤子×××泣血顿首拜哀
七数单是按亡日起算,每七天为一期,一直写至七期和百日时间,并定出几期烧纸,由主事人向亲族宣布动客烧纸为第×期,亲族自家齐临烧纸,女婿外甥烧纸时间随意。 灵柩运达墓地,主祭孝子必须跳入墓穴亲自挖土数铣,以示为老人“安家”,同时向下葬人叩头邀请受劳。下葬之后,根据阴阳测定方位,调整灵柩位置,然后铺铭旌于棺盖,放吃食罐于头位,放长明灯于脚位,再填土成墓,然后焚纸致哀。
亡者重孙送丧时,男持红纸灯笼,女持红纸小旗,按男左女右插于坟头两侧。 又叫“过三年”“送灰”。守孝三年期满,一般是在亡者忌日脱服的。如果亡者有长辈或亲人(指丈夫或妻子),多利用清明节、六月六或十月一等鬼节脱服。传统观念是:“祖先灰未送,子孙孝未尽。”因此人们将送灰当作一件大事来办。在脱服过程中还有这些过程:
1、请灵。脱服之前,告知亲友脱服日期。于前日下午,孝子身穿孝服,前往坟前请灵。抬张灵桌,上放牌位(现为遗像),手捧纸人纸马,到坟前焚香跪拜,行“请灵”礼,祝告老人魂附神主,乘马还家,享受祭奠。
2、安灵。请灵回来,安灵桌于灵堂,纸人纸马置于灵侧,金斗银山、金童玉女排列灵堂周围,在奏乐声中,敬酒献饭、摆花贡果,孝子跪灵读祭文,俯首致哀。
3、点主。穿神点主。就是请人用朱砂给牌位上的神字添一竖,主字添一点(原字均缺一划)。此日,聘主官,请礼教,大宴宾客。首先成立执事组,一人主通礼法,一人主唱礼法,一人为秘书,主编祭文,写对联等,两人辅助主祭人行事。先行四祭礼(献饭、献餐具,孝子在鼓乐声中行四拜礼。时届午时,亲族齐到坟上烧纸后即行脱去孝服。孝子出门是黄对联,进门则为红对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