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给人以心灵的自由——读李镇西的《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翻开赭色的封面,丝丝缕缕的油墨香在我的鼻尖缭绕,指尖无意划过,迷离的双眼却被醒目的标题《教育,请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所吸引,于是自己就心历其间了。

      李老师在讲稿里提到他的学生胡晓鸥,他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曲作者和音乐总监,是第一个获得某一国际作曲大奖的中国作曲家,一位音乐天才。然而,他在中学时候成绩中等,永远徘徊在二三十名。因为成绩不特别好,但酷爱音乐,学校就破格同意他不上课,在家里学音乐,准备考四川音乐学院。后来,他如愿以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该校,四年后,又到美国深造,最终获得了音乐博士学位。

        分析胡晓鸥的成功,我觉得有两点真不可忽视:一是他弹琴弹得枯燥的时候,自己就胡乱弹,觉得好听,就记下来,时间久了,他的创新的能力得到极有效的提升。二是学校给他网开一面别出心裁的破格,同意他可以不上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为此,李老师说得好,”天才级的学生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但是教育可以给他一片土壤,包括空气、水分、阳光,包括他们需要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而我想说,胡晓鸥如果当初没有一颗自由的心灵,精神的不自由,能有后来的成功?如果李老师不是一个精神自由的人,他能给王晓鸥以舒展的心灵吗?

      由此说来,教育,给人以心灵的自由,就显得多么弥足珍贵的了。

        想着想着,不由得想到我们自身。我们的精神自由吗?教育的精神自由吗?

        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吧!不必抬头远望,只环顾身旁,一幕一幕,历历在目,反观则触目惊心,令人怅然若失。君不见,入园入学的小精灵,数年后鼻梁上就搁上了镜片?君不见,一统的校服,一统的课程,一统的作业,一统的考试?君不见一统的教案,一统的上课模式,一统的工作评价?为生者,入学前如树上的叶子,各个不同,出学时若流水线上的产品,绝不不同;为师者,入职前是独舞,精彩绝伦,入职后是广场舞,千人一舞,千舞一面。

      细细思量,许是我们自己因物事的羁绊,内心许是禁锢的长久了,我们的精神似乎并不自由;许是家庭和社会对于教育的赋值太高、干预过大,教育的精神自由似乎如夏夜浩渺的星空,忽明忽暗,飘飘渺渺。当然有人会说,那片星空并不高悬于我们头顶的天穹,而是深藏在我们的内心;而我却陷入了沉思。 渴望,教育,给人们以心灵的自由;祈盼,上苍,给教育以精神的本真。

      合上书卷,香味依然。”自己培养自己”,书名赫然入目,心念顿生:穷尽吾身,在教育里去做一个守望者,一个精神自由的守望者!

本文由”行走三千里”发布,2018年7月27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