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属于哪个国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9
问题一:山西省在古代还有哪个国家?
山西省在古代属于晋国,后来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将其瓜分了。因此三家各有一部分,但主要属于魏国的。
问题二:山西太原古代是哪个国家?
山西太原在古代属于晋国,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把其瓜分了。因此三家各有一部分,但主要属于魏国的。
问题三:山西在古代是什么国家?
山西在古代主要是晋国,战国到秦是赵魏韩三国,之后是秦汉俩朝代,汉末三国的时候属魏国。
问题四:古代秦始皇六国山西属于哪个国家?
古代秦始皇六国?战国有七雄,秦朝主要是秦还有卫国。战国时候山西主要是原来晋分的三国魏赵韩。
问题五:山西晋中属于古代什么郡?
三国(220年-280年)时归魏并州统辖,为太原、上党、西河、乐平4郡所领。北魏统一北方后,改属并州太原郡、乡郡(初治今榆社县社城镇,后迁今武乡县故县镇)、乐平郡、上党郡和汾州西河郡(治今吉县)。此后相继属于东魏、北齐。
问题六:山西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本文将就唐、晋、三晋的联系说一段有关太原的历史。
关于“猛仔三晋”。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有着30个世纪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跨越新世纪光辉时代,在三晋大地奏出更加辉煌的凯歌!
问题七:山西古代是什么州?
山西古代是【冀州】。
问题八: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是以前古代哪个国家?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古代属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的赵国。
问题九:山西是古代的什么人?
山西古指的是崤山:崤山以西为秦国以东为当时生产力较发达的六国。今天以太行山为界。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丛竖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
问题十:山西在古代是什么地方 人是什么人?
旧称:平城,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称为大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石器时代 在大同地区发现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许家窑人遗址。据专家考证,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远在10万年前,在大同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
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记载。
春秋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战国据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据《史记・匈奴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当时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即公元前300年为大同设置行政管理之始。至今公元2010年已建城2310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大同分属雁门郡、代郡。秦始皇北逐戎狄,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镇压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抽调了大批兵力,造成了边防空虚,致使匈奴乘虚占领了大同。
西汉,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白登之围发生于此。王莽(新)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东汉灵帝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两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平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这时,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为代尹为万年尹。“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北周 公元557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