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作者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9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后随家人定居扬州,这里的生活对他的影响深远。在扬州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虽然记忆如“薄薄的影”,但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英雄主义,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足迹,以及扬州的抵抗侵略历史,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性格和艺术追求。


朱自清1912年进入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改名为朱自清,以表达自力更生的决心。他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受其影响步入文学领域,1919年发表的新诗《睡罢,小小的人》标志着他的文学起点。他在20年代活跃于新文学运动,创办《诗》月刊,并在散文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如《毁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等,后者尤其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专注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其散文作品以《背影》和《荷塘月色》为代表,展现了他的诗情画意和文质兼美的风格。抗日战争期间,他随校南迁,继续教授课程并创作《语义影》等作品。晚年,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拒绝领取美国援助,尽管生活贫困,却坚守清白,1948年病逝于北京,身后留下丰富的文学遗产,如《朱自清全集》等。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不仅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更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从不宁静到得静,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对自由和美的向往。朱自清的文字细腻,语言巧妙,如比喻、通感和叠字的运用,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体现了他对平易、抒情、本色现代语体散文的贡献。


扩展资料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另有同名菜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